- John D. Edman;薛瑞德;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疟疾媒介按蚊如何发现宿主的行为过程,其中包括定向寻找、动物趋性、飞行范围、宿主的引诱作用、寻找宿主的感觉过程、附着动物体与吸血以及吸血过程与宿主选择等,并对利用遗传方法改变媒介按蚊嗜血习性的前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熊春生;
用电生理学方法,以美洲大蠊腹神经索作实验标本,测定了杀虫药生物丙烯菊酯、杀鼠药去甲溴杀灵和突触前神经—肌肉传递阻断剂川楝素,对突触传递和神经传导的阻断作用。发现这三个药物均对腹六神经节突触传递有阻断作用。生物丙烯菊酯和去甲溴杀灵对腹神经索巨轴突神经传导也有阻断作用。川楝素则未见对神经传导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1992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明福;吴美和;王善青;吴厚永;
<正> 达乌尔黄鼠不仅是农田的重要害鼠,还是黄鼠鼠疫的保菌宿主,该鼠出蛰交尾后,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产仔,一年只繁殖一次,每窝平均仔鼠6~8只,幼鼠于7月份分居,并常常会引起鼠疫流行。为了摸清该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的组成及数量,为早期灭蚤提供参考数据,作者于1990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黄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
1992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杲;费荣中;许顺;徐宝娟;
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的存活率和死亡率均服从于logistic曲线,说明该蚤的生命过程的自然曲线呈logistic曲线。曲线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自变量逐渐增大,因变量只增不降,此时曲线形状呈“S”型,则表现为死亡率的过程。当曲线呈反”S“型时,又表现为存活率的过程。环境条件左右着该蚤的存活与死亡过程,当条件有利于种群的存活,早期死亡个体数减少。反之,早期死亡个体数大增。
1992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志宽;赵学忠;刘大鹏;聂兆宏;陈志龙;梁涛;张爱军;万纪发;
1900年夏,在扬州市郊,利用特建的实验小屋,以牛为引诱动物,进行了凯素灵胶悬剂浸泡蚊帐对侵入室内蚊虫毒杀和兴奋驱避作用的研究。按40mg ai/m~2处理1~84天后,结果表明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毒杀作用下降主要表现在对外逃蚊虫上,而对留存在室内的蚊虫,毒杀效果持久、稳定,试验期间,留存室内的中华按蚊的死亡率均达80%以上,结果优于三带喙库蚊和同等剂量的溴氰菊酯乳剂。结果还表明,侵入处理小屋蚊虫数比对照小屋减少,窗阱外逃率大大高于对照小屋,说明凯素灵胶悬剂浸泡蚊帐,对蚊虫具有兴奋驱避作用。
1992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宇光;赵伟时;葛荣华;曲慧敏;梁慧玲;高坚瑞;刘和康;姚艳;王长太;
右顺溴氰苯菊酯对德国小蠊的毒力高于杀灭菊酯。不同龄别的德国小蠊对两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呈现雄虫>雌虫>若虫,杀虫剂的毒力与剂型(乳剂或粉剂)无关。
1992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玲敏;葛聂林;王海波;冷延家;
<正> 五十年代中,陈、徐二氏,七十年代后期冷氏等分别对本省的白蛉种类进行过调查。此后一直未见进一步的新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省的白蛉分布情况,结合白蛉相的研究,作者等于1958年7月对粤北几个县进行了白蛉亚科昆虫的调查,发现了两个省内新记录蛉种。包括过去调查的共有白蛉十一种,其种类及地理分布如下: 一、秦蛉属Genus Chinius Leng,1985 (1) 筠连秦蛉 C. junlianensis Leng,1985 阳山二、格蛉属 Genus Grassomyia
1992年01期 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蓓思;
<正> 本观察为1988年底至1989年,在现有养殖条件下对德国小蠊的生活史进行观察,以为规格化养殖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观察条件和方法一、虫株:本养虫室培养的德国小蠊。二、环境条件:恒温室温度分别调控为26℃±1℃;28℃±1℃,相对湿度50~80%RH。光源:日光灯光源,操作时4—6小时为200LX;5LX以下6—8小时;全黑12小
1992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洪杰;
<正> 在跳蚤的人工离体养殖中,常常因螨的严重危害而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采用降湿或施药的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对蚤的存活及正常发育有很大影响。为了寻求一种在养蚤室内防螨的新途径,作者用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了杀螨和隔离防螨的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992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廖国厚;黄超;
<正>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广西西南部,市辖邕宁、武鸣二县。属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长冬短,热雨同季,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300mm。南宁市的蚊虫孳生调查,仅限于1958年在近郊的津头乡,至于市区、远郊尚缺乏资料。为搞好城市的蚊虫综合防制,我们以南宁市为中心(包括市区在内),
1992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斌和;陈宝贵;许圣宣;刘国实;
<正> 近来,某部发现营房内臭虫繁殖扩散比较严重,对指战员的休息和健康有很大影响。据我们九○年六月份调查统计,有90%以上单人床有臭虫。为了使干战训练好、休息好。免受臭虫的危害,我们选用倍硫磷在该部开展杀灭臭虫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92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城开;
<正> 根据旅客列车特点,我们从1984年起,改变过去突击性布毒灭鼠方式,对徐州铁路分局管内近90列1000多辆客车车厢,全部应用饱和毒饵法,经五年来连续观察,此法对于长期控制客车鼠害,收到良好的效果。方法一、施毒工具:采用三种毒饵投放工具,因地制宜使用。 1、塑料槽:倒梯形,长宽高为15×5×5厘米。 2、纸盒:元宝形,长宽高为9×6×
1992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年宏;王文德;孟庆泗;龚波;
<正> 目前在防制蟑螂剂型上,采用药笔形式杀灭蟑螂,已为国内外所普遍接受。效果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药方式。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可湿性粉剂(如2.5%溴氰菊酯)与石膏等填料混合直接加工成药笔,也有将药液加工成水或乳剂浸渍粉笔。前者用药单一,连续使用易形成抗药性;后者渗透力较低,原药分布不
1992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平;徐政府;全理华;虞以新;安继尧;邹民吉;
1980~1988年在东北边境的漠河、珲春县等10个县区采获吸血蠓2属37种,其中发现4个新种和4个国内新记录。不显库蠓(35.7%)和刺螯库蠓(34.9%)为优势蠓种。不同生境、场所和季节的蠓种组成有所不同。灰黑库蠓、淡角库蠓和端斑库蠓在整个活动季节均只出现一次高峰,而不显库蠓、刺螫库蠓和兴安库蠓在整个活动季节均出现两次高峰。刺螫库蠓的活动季节最长,为11旬,端斑库蠓最短,仅为5旬。刺螫库蠓、不显库蠓、兴安库蠓和灰黑库蠓在昼夜24小时均出现晨、昏两次活动高峰,而边缘库蠓只在凌晨出现一次晨峰。
1992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勇;唐士元;吴晓明;张启恩;王中元;王建华;
1989年4~7月间,我们对黑龙江苇河林区莱姆病的媒介蜱作了调查。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也是发现的唯一莱姆病媒介,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达活动高峰,7月底近乎绝迹。其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9.1%,但5月以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4月份的感染率。
1992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龙庆;吴超雄;陈纪元;
1986年7月—1987年6月在本省资兴市何家山乡两个观察点进行了鼠螨季节消长与HFRS的发病关系调查,发现黑线姬鼠是野外优势鼠种(66.42%);褐家鼠为室内优势鼠种(85.97%)。以11月—12月捕获率最高(12.17%和11.5%),鼠密度高峰出现在人群发病高峰前约一个月,用IFAT检测481只(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社鼠、黄毛鼠、小家鼠)鼠种,阳性鼠24只(褐家鼠、黑线姬鼠),阳性率为49.90%,其它鼠皆为阴性。提示何家山乡HFRS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逐月鼠密度变化和褐家鼠及黑线姬鼠的带毒率高峰来看,与HFRS发病呈一致关系。该病在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调查情况证明,当地确实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各鼠种普遍带革螨,以毒棘厉螨和巴氏厉螨为优势螨种,分别为27.80%和23.50%。
1992年01期 36-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贺金方;叶圣勤;仲爱霄;张爱荣;梁道保;李阳阳;贺建中;
<正> 蟑螂体内外带菌在国内外文献中早有报道,然而侧重各有不同,为丁解蟑螂对部分主要致病菌的携带情况,作者于1 990年l O月对洛阳市不同生境所捕获的三种不同蟑螂带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一、标本来源: 选择医院病房,生活阴井、审查站、饭店和居民厨房蟑螂栖息的不同生境,用无菌
1992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志勲;何上虹;
<正> 以乙酰甲胺磷灭蟑螂报导颇多、但尚未见用乙酰甲胺磷毒水,于蟑螂防制的报道。为此针对宾馆、纺织厂某些缺少水源和不适宜用药物喷洒处理的环境,我们用1%乙酰甲胺磷毒水,进行毒杀蟑螂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现场概况: 1、某棉纺织厂的车间棉花整理后,残存棉籽都排到地弄内、地弄面积约400米~2、地面干燥、地面积灰较厚,缺少水源四周都是钢筋水泥墙,但缝隙较多,温度适宜,躲藏较多的美洲大蠊,药物喷洒药液被棉尘吸
1992年01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孟庄;
<正> 蜚蠊是一种能传播多种疾病的医学昆虫,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为了搞好对蜚蠊的防制,我们于1988年和1989年7~11月对我市蜚蠊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为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提供了依据。调查内容及方法一、蜚蠊种类、种群组成及分布: 选择市内旅社、饮食店、食品加工、粮店、商店、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及居民住宅区作为调查点,用诱饵瓶捕捉和喷洒3
1992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清臻;崔安义;周广平;许亚宁;路莉;
<正> 为克服或延缓日趋严重的害虫抗药性,有效地杀灭各种害虫,目前国内采用的符合国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以增效剂与杀虫剂混配使用最为普遍。这既提高了杀虫效果,又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大幅度降低用药成本的同时,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合理开发使用增效剂,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效剂的研究开发早已为人们所重视,
1992年01期 45-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崔安义;周广平;黄清臻;李胜文;
<正> 评价某种杀虫剂药效,通常只注重了解该种杀虫剂的成份和剂量,认为只要有足够数量的高效与速效杀虫药组成的配方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无疑这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施药的对象、场所、时间等,尤其受施药器械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用喷洒剂或气雾剂杀灭蚊、蝇、蠓等飞翔昆虫,在同种同样药量情况下,与喷出药液的颗粒大小、
1992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友富;陈煜;余小丽;杨一超;叶桦;
<正> 击倒中时(KT_(50))或致死中时(LT_(50))的大小是用来评价消毒杀虫剂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KT_(50)或LT_(50)的计算一般采用表格法,虽然该法一目了然,但是整个计算过程繁琐,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并且费力费时。为了减轻人们的计算劳动,作者根据目前较普遍使用的CASIO fx——3600p或180p计算器设计了一套计算过程,经实际使用,
1992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文琴;王伯霞;
<正> 阴道毛滴虫染色制片的方法报道不少,但往往难获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在制片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染出的阴道毛滴虫标本结构清晰,现将我们的染色方法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取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接种在肝浸汤培养基内,置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转种一次。转种二代后,取24~36小
1992年0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俊;
<正> 众所周知,蚤类为重要的医学昆虫,是鼠疫等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人们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而细致了,在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样也得到了深化。在研究形态结构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同时也把某些新的特征应用到了分类中。下面把近十几年来国外关于蚤类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一粗浅综述。
1992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 Karch;Z. A. Manzambi;李德臣;陈世夫;
<正> 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市,位于非洲中部,赤道南500公里。在该市,被称为城市蚊种的致倦库蚁是污水孳生的优势种。充当疟疾主要媒介的冈比亚按蚊在这些污水里也有孳生,但它主要孳生在另一些孳生地如市周围的灌溉池。令人棘手的是,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来排除或净化这两类蚊孳生地。而且,这两种蚊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也给防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目前,应用苏云金杆菌(H-14)和球
1992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庆芬;张卫成;潘兴昌;田方泽;张荣欣;曹建文;
<正> 为了解衡水市蚊蝇抗性程度,于1991年8—9月份分别以浸液法和点滴法对市区的谈色库蚊幼虫和不同场所的家蝇进行了敌敌畏、敌百虫、γ-666、残杀威、溴氰菊酯、
1992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董桂蕃;
<正> 医学昆虫驱避剂是指对病媒昆虫或骚扰性害虫有驱避作用的化学制剂(以下简称驱避剂)。驱避剂在预防医学中,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有很重要意义。尤其在地广人稀、害虫分布广泛而又不便开展大规模杀虫措施的地方,对野外作业人员或旅游者,使用驱避剂是良好的防护手段。良好的驱避剂应具备的条件:较高的驱避效能和较长的保护时间;广谱性;毒性低、无刺激、无变态反应、无难闻气味、涂皮肤
1992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