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学军,潘国绍
采用浸渍法测定绍兴市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该市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仲丁威、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已产生抗性,与敏感品系比较;抗性倍数分别为8.95倍、7.45倍、1.56倍、1.75倍、1.92倍,以敌敌畏的抗性最高。
2000年06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国伟,朱晓星,田继敏,谭国强,范刚
贵阳市城区8年成蚊密度监测结果表明,城区蚊种由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构成,其中致倦库蚊占捕获数的88.46%为优势种;成蚊活动从5月初开始,至12月中旬消失,活动高峰期为8月。监测结果还显示,城区成蚊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受成蚊密度的影响,8年来,我市城区乙型脑炎、疟疾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得益于我市在“创卫”工作中加大了蚊虫综合治理的力度。
2000年06期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汪斌和,郭洪,张国贤,郭耀武
<正> 为掌握福州市区蚊虫消长趋势,对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7—1999年对市区进行了蚊虫种类及其季节性消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在市区不同方位设立固定监测点,每月下旬进行一次密度监测。每个监测点选人房5间,每间房捕蚊15min,以只/人工小时统计成蚊密度。用吸蚊管采集获得标本鉴定种类。
2000年06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竹青,张海林,张云智,龚正达
1990年8月在金平县捕获成蚊4属18种5654只,其中库蚊9种、按蚊7种、伊蚊1种、阿蚊1种。中华按蚊、伪杂鳞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该县人群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1.33%(16/75)。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可能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
2000年06期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怀前,董玉奎,王继军
<正> 为了进一步摸清临沭县蚊种组成情况,以便为开展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年至1998年在临沭县城关镇和店头乡进行了蚊种组成情况的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在疟疾监测站范围内,选择两处牛房,从1997年6月下旬到9月上旬,每旬上午捕蚊一次,每次15min。
2000年06期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建,张新荣,尹桂成
<正> 为给防制蚊、蝇和研究蚊蝇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8年对通州市的蚊、蝇进行了季节消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蚊虫季节消长调查1.1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选择在市郊有代表性的房间约80m~2;每旬逢5于日落后,定时、定点、定人调查,采用电动捕蚊器捕捉室内成蚊15min,同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住房约240m~2,捕捉
2000年06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窦丰满,杨学荣,马林,蒋铮,曹若愚,陈云
本文报告了在实验室内,以加速储存的方法,进行的克敌、凯素灵、奋斗呐和拜虫杀在玻璃板、木板和水泥板上对家蝇药效的比较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克敌的持效较长,其次是奋斗呐、凯素灵,而拜虫杀的持效明显较前三种短;奋斗呐的击到速度较克敌、凯素灵和拜虫杀略快。有效成分相同时,胶悬剂在三种载体上的持效均优于可湿性粉剂。从载体看,玻璃板上的药效(持效和速效)要好于木板以和水泥板,水泥板最差。
2000年06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薇,任清明,刘国平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东部山区新宾、清原县吸血蠓的调查结果,共采获吸血库蠓8种,新宾县居民区的优势蠓种为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占83.9%;清原县林缘牛棚的优势蠓种为兴安库蠓(C.sinanoensis),占95.3%。刺螫库蠓的活动季节为13旬,在9月中旬出现一次高峰。兴安库蠓一日的活动时间在1—6时和18—24时,有2次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日出前2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
2000年06期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保海,姜法荣
以灯、畜诱捕法调查闽北山区吸血蠓类,共捕获蒙科2属36种,显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吸血蠓种类相当丰富。刺螫库蠓为当地优势蠓种,占全部诱获种类的56.6%(2983/5271)。不同家畜对吸血蠓的诱捕结果显示,牛对蠓类的吸引力最大,共诱捕各种蠓类32种3788只,占全部诱获数的71.9%;猪次之,诱获28种807,占15.3%;羊较少,诱获23种676只,占12.8%。
2000年06期 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增加,华满堂,石淑珍,杨银书,罗远琼,宫占威
1991—1999年,先后对甘肃铧尖、迭部和新疆阿勒泰铁热克提三地区莱姆病与人、家养动物、啮齿动物的关系作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地区森林草原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有传播莱姆病的媒介和保菌宿主,并从森林革蜱(D.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日本血蜱(H.japoni-ca)和黑线姬鼠(A.agrarius)、黄毛鼠(R.losea)、棕背(鼠平)(C.rufocanus)、鼹形田鼠(E.talplinus)体内分离到了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查到了特异性抗体,家养动物阳性率22.12%,啮齿动物阳性率18.48%,不仅发现当地人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受检2869人份,阳性241人份,阳性率8.40%),而且还先后发现病人126例。阐述了当地莱姆病流行上与人、家养动物和啮齿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实了两种传播方式,即1.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人进入该流行区被带伯氏螺旋体的蜱叮咬而患病;2.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家畜动物进入该流行区觅食时,将带有伯氏疏螺旋体的蜱又带到了人们的生活区,再叮咬生活区的人而发病。
2000年06期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美忠
对东阳市鼠疫历史疫区开展啮齿动物生态调查,共捕鼠16143只,计3目5科9属20种。室内优势种为褐家鼠(60.37%)、黄胸鼠(35.53%);野外优势忡为黑线姬鼠(39.13%)、黑腹绒鼠(23.69%)。不同年代鼠类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动,室内褐家鼠和黄胸鼠互为升降,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两者之比分别为0.54:1、5.51:1、1.52:1;野外黑线姬鼠和黑腹绒鼠,至90年代出现了明显的交替倒置现象。随着季节、地区和地理环境不同,鼠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鼠体的染蚤率和蚤指数均有所不同,褐家鼠的染蚤率(24.91%)及蚤指数(0.81)为最高,其次为黄胸鼠,染蚤率和蚤指数分别为22.22%和0.62%。可见褐家鼠和黄胸鼠与疾病关系密切,是重点防制对象。
2000年06期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佳方
<正> 武进市为经济较发达、肠道线虫病低度流行的地区。为在此类地区落实卫生部寄生虫病防治2000年规划,我们从1996年起,在57个乡镇因地制宜相继用4种防治方法,开展群体驱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为验证防治效果,1999年5月在前3年防治基础上,选择已经2次集体驱虫的8个乡镇粪检,观察防治效果。 1995年抽样调查,武进市肠线虫感染率
2000年06期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朝品
目的:探讨刺蛾成虫或/和幼虫抗原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用刺蛾等抗原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林场工人及果农进行皮试(皮肤挑刺法)和常规监床检查。结果:受检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86人,刺蛾成虫或/和幼虫抗原强阳性者55人,阳性率29.6%;受检林场工人及果农共440人,刺蛾成虫或/和幼虫抗原强阳性者36人,阳性率8.2%。结论:刺蛾变应原似可引起变应性鼻炎,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充分注意。
2000年06期 305-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小学,王春林
应用国产狂苗对483名被犬及可疑疯动物咬伤患者进行免疫,其阳转率为94.20%,各批号、性别、年龄之间免疫效果无差异,若在狂苗注射同时加用干扰素免疫效果更佳。
2000年06期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覃羽乔,黄焕坤
本文对卤素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消毒剂及含中药类“洁肤康”进行定量消毒实验,结果表明0.1%三氯异氰尿酸杀灭细菌芽胞的能力最强,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5min,即可100%的杀灭,洁肤康液稀释40倍时,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20min,杀灭率为98.47%,4%甲醛—硼砂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20min,杀灭率为88.67%。
2000年06期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轩,沈元,陈章萍
1999年1月对无锡市A、B两所医院的无菌净化病房的消毒质量按照GB15982-1995并参照美国联邦净化等级标准进行现场监测。结果:A医院无菌净化病房中的2、3号病房和B医院无菌净化病房的3号病房的尘埃粒子数不合格;两医院无菌净化病房的微生物学指标均合格。
2000年06期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玉屏,陈永平,张洪新
<正> 宜兴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市。全市现有医疗机构47个,其中县级3个,区级6个,乡级38个,担负着全市11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为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院内感染,我们于1999年10月对全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00年06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万常玉,梁玉海,周家江,张杰
本文对48家中小型的餐馆的48件纸巾的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纸巾的铅、砷等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采购的原纸质量不符合卫生要求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了污染。
2000年06期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爱红
<正> 1989年5月,作者曾调查过如东县岔河镇、长沙乡人体肠道线虫的感染情况,10年后,即1999年10月,用同样方法再次调查上述调查点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当地防治人体肠道线虫长期规划提供依据。1 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 如东县岔河镇、长沙乡,点内有正式户口常住人口(长期外出者除外)均为监测调查对象。
2000年06期 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立言
<正> 乐清市于1985年经省级考核,达到了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转向基本消灭后的监测工作,11年监测结果表明,在人群及媒蚊中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1997年经浙江省消灭丝虫病审评组审评,达到了卫生部颁发《消灭丝虫病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1999年省卫生厅发文予以确认。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2000年06期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德发,戴龙,许诗案
<正> 1872年,Manson在厦门首先报告阴囊橡皮肿病例。1933年在厦门监狱调查161人,检出微丝蚴血症22例,微丝蚴率13.6%。1956年唐仲璋等在岛内禾山村等5个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微丝蚴率分别为18.6%、10.30%、13.6%、16%和19.9%。1958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消灭丝虫病的要求,厦门市建立起了丝虫病防治队伍,并首次对丝虫病进行大规模普查。共调查253814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22714例,微丝蚴率为8.71%。经虫种鉴定均为班
2000年06期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静群,顾锐,王涛,李明信
<正> 西北地区的地表水多为高浊水,特别是雨季,浊度数倍增长,有的达上千度以上,为解决饮水快速洁净化问题,我们研制了改良型涡流沉淀反应装置。1 结构与特性1.1 结构 普通涡流反应池是一个倒置的圆锥体,水从底锥处进入形成涡流扩散,水流呈螺旋状上升,随着锥体面积增大,流速逐渐减慢,有利于絮状物形成,而且从下面来的未被吸附的微粒上升,通过较大的絮状物时,因
2000年06期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拴友,刘发军,范勇,彭宝珠,齐福祥,李庆和,吴峰,李庆,第五进学,王涛,曾长明,王福无,王志鹏
<正> 兰西拉光缆工程,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军民合建工程。线路全长2754km,我区承建了2196公里,途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脉,穿越香日德河、沱沱河、通天河等河流。海拔在4000m以上的线路占500多km。由于高山缺氧,气候多变,施工经过地段为烈性传染病的疫区,为确保官兵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部队开进之前,我队对施工路线进行了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并将侦察结果及时通报施工部队,为降低传染病发病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摘要报告如下
2000年06期 32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涛,彭宝珠,时乐华,鲁刚
<正> 为了解光缆施工部队在高原环境中强体力负荷、远离后方供应基地条件下,发锌的改变情况,从侧面评价营养供给能否满足消耗,观察该环境中发锌改变速度是否有别于低海拔情况下发锌的改变,我们对某部176名赴高原施工官兵的发锌进行了跟踪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0年06期 32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建设,曹继东,沙风巧
<正> 为了解我区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剂使用现状,确保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剂质量。预防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疾病的发生,我们于1999年3月至10月对地区10县1(市)的部分医院、诊所进行消毒剂使用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采样种类与方法
2000年06期 327-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汝,郭玲,章士军
<正> 南通市某合资船厂一大型保税仓库的工人反映,1999年夏季该仓库内有大量会跳的小虫子,只要有人进去工作,就会被其叮咬,尤其是当工人拆开包装箱、搬出货品时,全身上下被虫子叮咬,可达到数十数百处,瘙痒难忍,由于人员来往活动,甚至连某行政办公室内也发现了小虫子咬人。一时间,人人谈虫色变,谁也不敢进仓库搬运货品,严重妨碍了生产。
2000年06期 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根柱,王玉琢,郭安元
作者对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用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血清特异性IgG、IgM检测对比。结果,只检测血清IgG而忽略了血清IgM,则会导致9.52%的早期漏诊率。因此,在通常只检测血清IgG的情况下,对IgG阴性者,应追加血清IgM检测,以提高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确诊率。
2000年06期 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晨熹
<正> 众所周知,由于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而成为对人类造成危害最大的病媒昆虫之一,自古以来,人类同蚊虫的斗争就从未间断过,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科技的发展,家庭防疫用驱杀成蚊产品及所采用的杀虫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对有效地防治蚊虫,切断传播途
2000年06期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清水
眼部视网膜脉络膜是弓形体最常波及的部位之一。国内报道很少,其原因与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未开展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对该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关。本文对弓形体眼病进行阐述。
2000年06期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柳庄
<正> 仲丁威俗称巴沙(Bassa)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速杀威、仲丁醚。对蚊虫及其幼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卫生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液体蚊香、气雾剂以及专业卫生杀虫剂中。由于市场滥用的原因导致卫生害虫抗性逐年上升,有的地区已达到高抗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其分解产物异氰酸甲酯有毒性的问题,该产品没有列入WHO1997年公布的家用卫生杀虫剂产品名单,除我国外,世界上尚无其它国家将该产品用于杀灭卫生虫。
2000年06期 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