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晓玲,何晋候,张洪英,杨智明,赵文红,梁云,吴明寿,高子厚
用实验室饲养的六种蚤作了体重和吸血量测定,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特新蚤、棕形额蚤和方叶栉眼蚤的空腹蚤体重分别为0.388mg、0.209mg、0.461mg、0.290mg、0.449mg和0.308mg;吸血蚤体重分别为0.601mg、0.326mg、0.731mg、0.654mg、0.594mg、0.423mg;吸血量分别为0.213mg、0.117mg、0.270mg、0.364mg、0.145mg和0.115mg。以不等单蚤体重数值最大,缓慢细蚤最小。除特新蚤外,其它5种蚤的体重(?)均大于(?)。特新蚤吸血量最大,其次为不等单蚤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和方叶栉眼蚤吸血量较小。除方叶栉眼蚤外,(?)蚤吸血量明显大于(?)蚤,认为在传播鼠疫过程中(?)蚤作用比(?)蚤更大。
2001年08期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保海
<正> 福建省吸血蠓类最早见于1962年陈亢川等对福建省沿海地区的调查报告[1-4],1984年陈等报告福建省有吸血蠓类35种[5]。本文报告作者近年来主要对山区的调查结果,共记述福建省蠓科3属82种,其名录及分布如下。
2001年08期 395-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光玉,单亚丽,郭鄂平,宋明华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感染肺吸虫动物的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在流行区剖解不同动物,检查自然感染情况,观察实验室感染动物体内虫体发育情况及分布。结果本地区斯氏肺吸虫的终宿主可能为中、小型野生动物,家猫在流行病学上有一定的意义,人工感染多种动物获得成功。结论结合本地区地理环境,肺吸虫主要在野生动物之间和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间传播,而野生动物作为保虫宿主对本病的流行具有实际意义。
2001年08期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良信,刘庆文,金崇成
为提高毒饵引诱和毒杀苍蝇的效果,我们分别将5种品牌毒饵和奶粉在实验室和现场反复进行引诱和毒杀苍蝇试验。其结果,奶粉和I V号毒饵具有快速诱蝇作用;5种毒饵对家蝇24小时内诱杀率不同,最高为100%,最低为75%。
2001年08期 40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洪山,金崇成,周良信,伊淑兰
采用5%高灭灵可湿性粉剂,分别以5、10、20、30(mga.i/m2)四个不同剂量浸泡棉纤维和尼龙纤维两种不同蚊帐,进行防蚊试验。同等剂量比较速效和残留,尼龙纤维的较棉纤维的毒杀效果为好。各剂量组KT50均在20分钟内,24小时死亡率达100%,持效可达1年以上。结果显示,所用剂量尼龙纤维蚊帐10mga.i/m2,棉纤维蚊帐20mga.i/m2防制效果均较理想。
2001年08期 404-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淑珍,冯晓妍
<正> 蠕形螨分布较广,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日趋受到医学和科技界的重视,为了解西北驻军战士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作者于2000年8月对驻兰某通信站战士人体蠕形螨感染作
2001年08期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段道卿,黄天昆,李华
目的 观察不同基饵的溴鼠隆毒饵的灭鼠效果。方法分组现场试验。结果溴鼠隆谷米混合毒饵灭效89.3%,溴鼠隆稻谷毒饵灭效76.7%,溴鼠隆大米毒饵灭效76.21%,溴鼠隆小麦毒饵灭效62.22%。结论溴鼠隆谷米混合毒饵适口性、灭效均优于其它三种毒饵,统计学上其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2001年08期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长煌,张芝平
<正> 南平市延平区地处福建北部,总口数50万人,1990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2000年8月份以来,陆续发现5例疟疾病人,经调查所有患者均为延平2000年8月劳务输出缅甸的同批归国人员,该批12人,已发病6人(1例为7月份在缅甸发病),
2001年08期 408-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朝军,郁世芳,吴云,徐三宝
目的:调查下水道鼠分布特征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选择镇区的重点区域内的下水道布夹,调查鼠患分布及鼠种,使用腊块毒饵悬挂灭鼠。结果:下水道灭鼠后鼠密度显著下降。结论:把灭鼠由单纯药物控制向以防鼠为主的综合防制的方向发展。
2001年08期 409-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贵春,郑越萍,廖春,黄艳
试验结果表明,以2%戊二醛溶液作用5min,或含有效氯5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0min,均可破坏HBsAg抗原性;而以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做溶液作用至40min,亦不能破坏HBsAg抗原性。
2001年08期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加祥,蔡建福,谢天仁
<正> 同安是鼠疫老疫区,历史上曾流行59年次,波及村占全区58.24%,发病5万多人,死亡4万多人。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外鼠疫疫情动态趋势,我区加强了鼠疫监测工作,并列入省重点监测点之一。2000年12月13日上午8时,接到大同镇某饲料经营部卢先生报告,其
2001年08期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华,高虹,张兵林,黄澜,秦川
本文建立了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动物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在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标本中出现杂交阳性信号。阴性及特异性对照中未出现阳性信号。肺炎支原体原位杂交的最佳变性温度为80℃。合理的清洗对杂交结果很重要。
2001年08期 41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生虎,赵国荣
<正> 2000年8月29日,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凉州庄村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6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44人经住院或就地抢救
2001年08期 416-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智
<正>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为此温州市XX企业为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本文对该单位2000年度食品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作一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08期 418-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繁玲,陶冬,孔繁吉,王君
<正> 为贯彻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强化消毒工作的管理,1996~2000年对56所厂企事业医院、卫生所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治疗室空气、紫外线灯、器械残留血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1方法和判定标准
2001年08期 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飞宇
<正> 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强和改进消毒灭菌工作,对降低我国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为了了解我市各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防止
2001年08期 42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存萍,赵淑芳,陶思颖
<正> 为了解理发用具HBsAg的污染情况,探讨理发场所HBV的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将8家国营理发店和30家个体理发店理发用具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涧西区8家国营理发店,30家个体理发店正在使用的剃刀、剪刀、推剪、梳子、磨刀布、座椅、扶手作为监测对象。
2001年08期 422-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崇礼,于华,董玉奎
本文对625名医务人员进行乙肝标记物携带情况调查,HBsAg阳性率为9.28%,阳性率高低与所从事的专业有明显差异,外科、口腔科较高,儿科、防疫及行政科较低,并对HBsAg阳性率与有肝炎史或半年内有注射史者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保障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对降低乙肝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2001年08期 424-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慧珍,韩全乡,张凤真
<正> 为了解加强管理以后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污染情况,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和规定,1998~2000年连续对我院使用中消毒液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 法1.1监测方法:采样时间选择使用中消毒液更换前,采样时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消毒液,加入9.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混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溶液0.2ml,滴于普
2001年08期 425-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燕,谈智,陈杰英
<正> 自六十年代纤维内窥镜问世以来,其作为一种常规检查而逐步得到普及,由此而造成的感染也日渐增多。为了解我省医院常用内窥镜消毒方法及效果状况,减少内窥镜在应用中引起的交叉感染,通过开展本课题在我省小范围内调查,探索适合我省医院内内窥镜使用的消毒剂及消毒方法,为以后的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2001年08期 426-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季平,张胜江,张新荣,张海峰
对1997~2000年通州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动态比较,显示消毒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并以2000年为最佳,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明显优于乡镇卫生院。
2001年08期 428-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华,颜宇,黄超,黎规干,周凯声,王天昆
目的 对南宁市城区蝇类综合防制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方法从城区蝇类的生态人手,坚持综合防制,环境防制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结果方法科学,措施有效,效果显著。
2001年08期 429-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健生
<正> 1流行分布及其特点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疫源性疾病,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犬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通常是感染动物分泌病毒后通过咬抓人的方式而传染给人类[1]。动物狂犬病影响到世界大部分地区,整个美
2001年08期 437-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宁春英,贾艳合
<正>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多、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上4大洲32个国家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其中29个国家至1995年末累计报道130万例,其中中国117万例,占
2001年08期 439-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翟放鸣
<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症,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临床特点为多发、多脏器损害、容易识别及治疗有效。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合理的诊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01年08期 44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文通
<正> 今春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口蹄疫,这一畜牧业的又一大危害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大批家畜的死亡,使得养殖业以及肉食品加工业受到极大损失。为了在我国有效的控制本病的发生,作为养殖户以及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还有国家的动检部门应对本病有详细的了解和控制治疗措施。
2001年08期 44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