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莹,高白荷,李菊升,刘慧
为了便于进行疟疾疫苗保护性观察及建立恶性疟原虫克隆株的需要,对虫库保存的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进行某些生物特性鉴定。通过体外培养条件变更以观察现存FCC1/HN分离株恶性疟原虫的生长特性,以体外微量法测定该株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及用套式PCR/RFLP分析方法对该株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现存FCC1/HN株恶性疟原虫对体外培养条件适应性强,对氯喹高度敏感,DHFR基因的第108号编码为AAC突变型。建议对虫库保存的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的生物活性定期进行鉴定。
2001年10期 505-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梅,孙春燕,刘国平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吸血蠓已知2属47种,即库蠓属和蠛蠓属,其中库蠓属包括7个亚 属;并记述了种类分布情况。为深入开展辽宁省吸血蠓的研究提供了初步依据。
2001年10期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边云秀,常洪凯,崔峰
<正> 近几年来,在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对蝇类密度标准的要求特别高,它是达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项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要提高灭蝇效果,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根据多年来对淄博市的本底调查资料和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对蝇类的综合防制措施做一探讨。
2001年10期 51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建设,颜昌亚
1996年~2000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三个重点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五年,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7781例,检出间日原虫阳性53例,阳性率为0.68%,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403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48例(间日疟46例,恶性疟2例),阳性率为11.91%。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7.52%,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2001年10期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世佩,南新中,郝永建
目的 探讨军事演习饮水卫生保障方法。方法 落实水源卫生管理措施,采取水质洁治 和消毒方法。结果 有效地改善了水源水质,为参演部队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生活饮用水,有效地预防 了水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了部队的非战斗减员。
2001年10期 514-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子忠,丁瑞英,梁成武
<正>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城市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为掌握我市地下水水质卫生善,对分布于城区的115眼自备井11年的水质进行了调查检测,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福明
<正> 蛲虫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在15岁以下儿童之间传播,为了解曲阜市蛲虫的感染情况,予99年6月随机对我镇的245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18-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贞举,张爱华,盛振东
<正> 对暴露人群接种狂犬疫苗通常采用五针疗法,本单位门诊自1991年试用三针短程疗法成功后一直沿用至今,已接诊免疫32820人次,由于当初使用的为非浓缩剂型,自1993年开始使用浓缩剂型,而其免疫效果如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观察。
2001年10期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春富,李兴亮,车立刚
在云南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采用双氢青蒿素栓总量3200mg分别与磷酸萘酚喹400mg(A组)与甲氟喹500mg(B组)伍用3天治疗恶性疟各18例和23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2±19.2h,17.1±11.1h;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44.4±14.8h,36.6±15.5h。随访28d A组12例无复燃,B组20例复燃1例。结果表明在减少剂量、缩短疗程的情况下AB两组治疗恶性疟临床治愈率仍达95%以上,其抑制配子体、清除配子体作用A组优于B组。临床副反应B组高于A组。
2001年10期 520-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郭卫东,张姝丽,特孟
经检测,含二氧化氯600mg/L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min,杀灭率为100%;含二氧化氯75mg/L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用20min,对大肠杆菌(8099)作用15min,杀灭率均为100%。该液在25%、505小牛血清存在时,杀菌效果无影响,其600mg/L溶液,对铝片、碳钢片有轻度腐蚀,对铜片、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经54℃下14d,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9.3%。
2001年10期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来身德
<正> 2000年6月13~17日,民和县总堡乡哈家、三元村,大庄乡塔窝村由于食用病牛肉发生一起不明原因的中毒事件,6月14日接县卫生局报告后,即由省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县防疫站、乡卫生院及县动物检疫部门专业人员共同赴现场挨门逐户摸底调查,并将病牛肉全部查封。
2001年10期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峰,殷茂品
<正> 微山县原是山东省疟疾高发区,经过大规模的防制,1985年10月经卫生部抽查复核,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了巩固疟防成果,1992~1994年继续进行疟疾监测措施,现将3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2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清杰
<正> 为了了解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与培养发酵法之间的差异和在环境卫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2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雪,段利伟
改良法制力求固体碘伏工艺流程简单,省时,成本较低。经检测,用新法制备的固体碘伏,杀菌作用与稳定性均不次于用旧法制备者。其杀菌效果随剂量增加、温度升高或pH下降时,其溶液的杀菌作用可加强。有机物污染严重进可降低其杀菌效果。
2001年10期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文花,徐淑慧
<正>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保障全体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1999年1月我们对全校14~64岁职工、学生进行了HFRS双价灭活疫苗的全程免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丽华,冯向阳,耿文奎
<正> 化学防制和生物防制是蚊虫综合防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两种方法均为单独使用,而化学防制使蚊虫产生抗药性,生物防制仅适用于幼虫。为了探索将两种杀虫剂的持效性与实用性,我们用这两种杀虫剂混合制成的制剂与单纯苏云金杆菌作比较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0期 53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华
<正>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其消毒效果。为了解我市饮食业熟食专间内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情况,1999年6~8月对本市100家饮食业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2001年10期 53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建章
本文对市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营者对产品的索证率较低;产品包装合格率低;批发部、大型商场、超市、个体商店销售的产品的合格率有显著差异,以个体商店的产品为最低。
2001年10期 53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萍,浦振益
本文对江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5年的动态分析。结果 5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9.84%;市级和镇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无的差异,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每年比上一年有提高。
2001年10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扬,李洪,肖利权
目的加强医院空气消毒,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对市级医院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我市市级医院空气消毒后监测合格率为76.09%。结论 各级医护人员只有掌握消毒剂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才能搞好医院空气消毒。
2001年10期 53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代晓华
<正> 军团菌病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五年,是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见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广泛存在。对外环境中存在的军团菌的消毒处理已成为该病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就军团菌的生态学及常用的消毒方法作一简介。
2001年10期 540-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英浩,顾春燕
<正> 托幼机构是急性传染病容易发生和传播的地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是控制传染的有效措施。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托幼机构室内空气、餐具、毛巾、玩具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2001年10期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永星,王会敏,高瑞林,吕华,赵海云
<正> 重大接待任务是指在本省视察、指导工作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同志和到访的外国贵宾、友好团体、以及县级以上人大、政协会体会议和二百人以上的大型会议。重大接待任务政治性强,影响面大。在重大接待任务期间,消毒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环
2001年10期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龙其
<正> 蟑螂是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繁殖力强,分布广泛,危及人民生活和健康。为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我市于1996年8月在市区当湖镇开展大规模灭蟑
2001年10期 54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伟
<正> 医德医风近几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业管理的难点问题。我站自1996年以来通过建立个人《医德档案》,以档案资料为依据进行严格奖
2001年10期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晨熹
<正>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国无论在杀虫剂原药还是在制剂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产品,这对搞好我国的除害灭病工作,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有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现简要归纳如下。
2001年10期 549-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淑芳,董丽娟
<正> 人体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近几年来,有关蠕形螨的研究日趋受到关注,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诊断和防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2001年10期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田永清
<正> 1967年Willians指出,模拟保幼激素(JH)作用的化合物可作为安全的杀虫剂,从此人们找到了大量的保幼激素类似物,其中有些(如烯虫酯methoprene)已成为商品化的杀虫剂。然而起初发现的那些化合物在田间稳定性较差、杀虫谱较窄且发挥药效较慢,所以在农业上的受到限制。具有蜕皮活性的化合物同样没
2001年10期 55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聂仁武
<正> 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畜患病是因被患病或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所致。临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存在,造成人畜死亡。近年来不少国家由于采取疫苗接种及综合防制措施,已宣布消灭了此病,但又有复发的报告。
2001年10期 559-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