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南地区白纹伊蚊生态习性调查

    杜继军,刘长兰,吴西军,金崇成

    通过对我市兰山、河东、沂南三县区的白纹伊蚊生态习性调查,初步了解了白纹伊蚊的 发生发展律,为白纹伊蚊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除害灭病有着重要意义。

    2001年11期 56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蚋科(SIMULIIDAE)分类及我国已知属(亚属)和种数

    安继尧,阎丙申

    <正> 据Crosskey(1997)蚋科世界名录统计,世界已知现有1660种蚋。我国截止2001年6月,已知有195种,分布于下面属和亚属中,现列于如下表中,以供同道者参考。

    2001年11期 56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无锡和福州地区华广原虻酯酶同工酶比较

    沈建中,姜志宽,张应阔,钱万红

    等电聚焦法显示无锡和福州两地华广原虻个体酯酶同工酶谱分别为17~19条带和16~21条带。同一地区的华广原虻个体之间酯酶同工酶带有质和量的差异,表明同一地理分布区的华广原虻个体之间也有遗传差异;不同地区的华广原虻之间酯酶同工酶谱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地理分布的华广原虻具有相似的遗传性。

    2001年11期 56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家蝇对卫生杀虫剂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调查

    陈志龙,孙俊,张爱军

    目的 建立家蝇对卫生杀虫剂的抗性谱,为全省各地开展除害灭蝇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结果 江苏省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十三种卫生杀虫剂的抗性品系高于敏感品系的8~12倍,对其他卫生杀虫剂高1~2倍。结论 我省家蝇对所测十三种杀虫剂已经产生抗性。

    2001年11期 56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配灭蟑浓乳剂对德国小蠊的毒杀效果

    朱仁义,刘惠厚,范修华,王秀花,胡美娟,张雨淼,周宏

    目的:观察复配灭蟑浓乳剂剂对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及现场灭蟑的药效。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单剂量药膜接触法和现场杀灭试验。结果:该浓乳剂对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击倒迅速、杀灭效果好。铁路公寓用药3天、旅客列车用药7天后对德国小蠊杀灭率均达到100%;用药60天后两场所还分别保持99.01%和96.7%的杀灭效果,持效性长。该剂在常规条件下保存稳定性好,无易燃、易爆危险。结论:此复配灭暗浓乳剂是适合铁路场所使用的、良好的喷射剂。

    2001年11期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室内爬行害虫诱杀盒的研制及其对德国小蠊诱杀效果研究

    杨银书,刘增加,李强,宫占威,石淑珍,张继军

    本试验中所研制的室内爬行害虫秀杀盒在实验室对德国小蠊24小时诱杀率为100%。在现场试验中,该诱杀盒投放一周,德国小蠊若虫和成虫的密度分别下降94.1%和88.1%,平均下降率为91.1%,第二周的下降率分别为96.3%和94.4%,第三周的下降率均为94.4%。诱杀盒中的缓释药膜在50℃恒温箱中保存1周和2周后,对德国小蠊24小时的强迫触杀率分别为100%和90.4%。

    2001年11期 57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药物治疗尿螨病的疗效观察

    李朝品,王健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尿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尿螨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吡喹酮、丙硫眯唑、甲硝哒唑、伊维菌素4种药物进行治疗,双盲法观察疗效。结果:吡喹酮、丙硫咪唑、甲硝哒唑、伊维菌素4种药物对尿螨病的治愈率依次为13.33%(2/15)、6.67%(1/5)、20.00%(3/1 5)、83.33%(20/24)。结论:伊维菌素是治疗尿螨病的一种较理想药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01年11期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玉溪市2000年疟疾发病情况调查

    向永芬,任东升,拔文福,范波,黄正美

    本文报告玉溪市2000年疟疾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全市除峨山、澄江二县无疟疾病例报告外,其余六县一区共报告疟疾549例,发病率为27.57/10万,比1999年的1007例下降了45.48%,其中恶性疟76例,占13.84%,下降了44.19%,基本消灭疟疾县的华宁、易门、峨山发病率仍然控制在5/10万以下。疟疾发病高峰期为7~8月。

    2001年11期 57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1998年疟疾疫情简要分析

    盛次星,周新文,顾云安

    云南省1998年有108个县报告疟疾病例13055例,发病率为3.27%,占全省传染病总数96109例的13.58%。有18个县报告疟疾死亡病例24例,死亡率为0.06/10万,病死率为0.18%。66 个县报告恶性疟病例2087例,占疟疾报告总数的15.98%,发病比1997年上升3.75%,死亡比1997年减少17例,死亡下降41.46%,全省17个地州中有11个地州发病上升,5个地州发病下降。全省有4个县的5个乡的7个自然村报告发生暴发流行。全年共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监测662954人,血检阳性15698人,阳性率为2.36%。居民带虫调查77356人,查出带虫者1408人,带虫率为1.82%。全省有66个县报告恶性疟病例,36个县当地传播,30个县输入性病例。血检中在梁河和腾冲县各发现2例三日疟病人。抗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抗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抗疟队伍不稳定,抗疟措施不落实,流动人员管理困难,疫情漏报。

    2001年11期 582-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西盟县间日疟休止期抗复发治疗效果调查

    董莹,王兴荣,李春富

    1999年~2000年对西盟县间日疟休止期抗复发治疗效果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对重点人群给予的疟疾化疗药物抗复发治疗,其服药率、全程足量率均高于上一年,致抗复发治疗一月后,治疗人群的带虫率明显低于上一年,为全年疟疾发病率的下降奠定了基础。揭示2000年西盟县抗疟综合措施中的休止期抗复发治疗落实情况良好。

    2001年11期 584-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闽东丝虫病传播媒介及其阻断传播的研究

    谢其详

    目的 查清闽东蚊类分布、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的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其阻断传播的研究。方法 调查不同生境的孳生地,所获蚊幼虫分别制成标本定种;人房内捕获蚊虫定种后逐只剖验,分别统计各期幼丝虫;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长期坚持蚊媒动态监测。结果 闽东共有蚊虫8属45种,其中天坪库蚊系福建省新记录,未捕及嗜人按蚊;证实在致倦库蚊体内查见感染期班氏幼丝虫;中华按蚊体内查见感染期马来幼丝虫,牛丝虫幼虫。结论 闽东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首次发现中华按蚊充当牛丝虫的传播媒介。马来丝虫病和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分别于1982年和1990年媒介传播已被阻断。1998年10月全市均已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

    2001年11期 58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华南犬体寄生蜱调查及防制

    马玉海,潘华,杜卫东,孙洋,佟世德,陆振■

    97年至今,对华南部分地区的犬体寄生蜱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综合防制,取得了较好效果。共采集犬体寄生蜱3000余只,经鉴定,隶属3属6种。计有:血红扇头蜱、镰形扇头蜱、微小牛蜱、长角血蜱、台湾血蜱、豪猪血蜱。血红扇头蜱是侵袭华南地区犬的优势蜱种。

    2001年11期 590-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杀鼠新毒饵灭鼠效果观察

    王滨,张应阔,王天桃

    目的 了解杀鼠新灭鼠效果。方法 实验窒与现场试验。结果 在使用浓度下,实验室 内杀鼠新毒饵小白鼠食后3.6d出现死亡;而杀鼠迷4.6d出现死鼠。全部死亡时间,杀鼠新组为7.6d; 杀鼠迷组为8.6d。现场试验表明杀鼠新毒饵灭鼠率为89.3%;杀鼠迷为72.2%。结论 杀鼠新毒饵灭 鼠效果优于杀鼠迷毒饵。

    2001年11期 592-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用小白鼠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刘海涛

    <正> 小白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广泛用于教学和科研,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按照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标准,对各等级的小白鼠的寄生虫的感染有严重的限制。为了了解实际情况,我们对某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小白鼠肠道寄生虫的感染做了专门的调查。

    2001年11期 594-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BMdisc收录我国莱姆病文献的调查与分析

    王宏伟,杨占清,卫峰

    为了解近年我国恙虫病研究情况及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对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 CBMdisc收录1985~2000.04月莱姆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77种学术刊物刊载莱姆病的文 献计573篇,分布在27个省(市)。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诊断学、免疫学和并发症等内容。

    2001年11期 595-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宝坻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崔生,霍永旺,贾宝宏,吴宝来

    目的 通过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以掌握其流行规律,制订防治对策。方法 对疫情资料分类统计。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健康人血清抗体。结果 全县发病21例,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青壮年为主。大多数病例感染来源不明。宿主动物以褐家鼠和仓鼠为主。结论 进一步加强监测,制订有效措施,以控制疫情。

    2001年11期 597-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例猫引起的狂犬病

    张如峰,于桐凤

    <正> 2001年2月3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设村一名10岁小男孩在与自家猫玩耍时,不慎被猫咬了一下,他当时觉得很痛,后来就忘了告诉其父母。4月7日,小男孩自感周身不适,头痛、害怕,继而对声光反应强烈。被市医院

    2001年11期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E-型生物指示剂监测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评价

    王玉芳,屈会义,丰源,陶冬,孔繁吉

    <正> 为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了解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为临床提供合格的医疗用品,2001年4月20日~5月16日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用压力蒸气灭菌器进行了一次灭菌效果监测,现报告如下。

    2001年11期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见含氯复方消毒液对细菌芽胞杀灭效果及其稳定性比较

    陈越英,徐燕,周士新

    对常见的八种含氯复方消毒液进行了细菌芽胞杀灭效果和稳定性的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的含氯复方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杀菌效果及稳定性差异较大。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剂量最低的是万福金安消毒液,为30min1000mg/L,最高的是“85”消毒液,需60min 2000mg/L。爱家、必康、万福金安、众智牌“金星”四种消毒液稳定 性明显优于爱特福“84”、众智牌“84”、“94”和“85”四种消毒液。

    2001年11期 602-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杀灭效果的实验观察

    吴心勤,李闽真,林立旺

    <正> 二氯海因(粉剂)为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70%,含量高,气味小,性质稳定,水溶性大。碘伏(液体)为碘与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络合物,含有效碘1%。我们选择这二种消毒剂于实验室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O139(系病人身上分离株与外环境水体分离株,分别简称O139人与O139水)分别进行了杀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11期 604-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北方地区烟熏杀蟑效果研究

    张宗一,辛明霞,封燚,吕勤学,王秀文,杨春燕,高东召,郭桂英

    目的:满足北方地区灭蟑的紧迫需求。方法:采用燃放烟雾熏杀法。北方地区蟑螂侵害现状调查,蟑螂对杀虫药物的敏感性。确定燃放烟雾剂的主要成份、剂型、使用方法;乃克杀烟剂的灭蟑效果分析;进行乃克杀燃放烟雾熏杀法灭蟑现场试验。结果:(乃克杀)燃放烟雾熏杀法对北方地区以德国小蠊为主的蟑螂,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穿透作用强,24小时杀灭率为85%,48小时杀灭率为95.1%,72小时杀灭率为99.8%,灭后3个月蟑螂阳性率下降为1.8%,卵鞘阳性率下降为0.93%,比其它常见杀虫药的灭效强(P<0.01),经济成本低。结论:烟雾熏杀法可满足北方地区大面积、不同场所、不同空间灭蟑的紧迫需求,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灭蟑的最佳方法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2001年11期 606-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94例次医院感染分析

    高凤娥,岳克筱,李阳

    目的 总结分析394例次医院感染的感染分布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我院1999~2000年的医院感染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上、下呼吸均衡,其次为切口、泌尿、皮肤;共分离病原体106株,以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铜绿假单胞、金葡、表皮多见。结论 医院感染多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铜绿假单胞多见。

    2001年11期 608-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执行消毒管理涉及标准中检验与采样方法的问题及建议

    周福样,张洪祥

    <正> 199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GB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评价标准,并第三次修订了《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对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细则和《消毒管理办法》,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与销售和指导医

    2001年11期 609-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质量情况分析

    张竞,樊金忠

    <正>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规定对石家庄市内164个公共场所公共用具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调查对象为石家庄市区的旅(招)业,洗洛业茶具(口标)、床上用品,美容理发业的美容理发用具,文化娱乐场所及茶艺馆的茶具,以大肠菌群为检测指标。

    2001年11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门诊换药室的感染管理

    陶东升,张晓梅

    <正> 门诊换药室是存放和中转部分污染物品的主要场所,其消毒隔离是感染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门诊部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换药室工作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门诊部就诊病人感染的发生。

    2001年11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平区乡镇卫生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林正高

    <正> 为了解乡镇卫生院消毒质量,更好指导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我站于2000年7~8月份,对18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及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2001年11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舟山市1997~2000年市级医疗单位紫外线消毒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曹刚飞

    <正> 当前,我市各级医疗单位空气消毒主要使用紫外线灯,少量采用臭氧及空气净化装置加强对紫外线灯消毒情况的监督监测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我们从1997年开始,每年对市直医疗单位的紫外线消毒情况进行抽样监测,现将历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2001年11期 61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濮阳市饮食行业食具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杨天岳

    <正> 为了摸清饮食行业食具的消毒状况,于2000年5月和10月对我市60家饮食单位食具的消毒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2001年11期 615-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