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世炎;张涛;陈安;
目的了解板齿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方法夹日法进行密度调查,所捕获的板齿鼠调查其种群构成及繁殖情况。结果板齿鼠年均密度1.51%,年均种群构成41.37%,平均怀孕率为47.65%,平均胎仔数为5.43只,平均繁殖指数为1.40。结论板齿鼠是该地农田鼠害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
2012年02期 v.28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建明;张国彬;夏宏丽;尹桂成;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人群掌握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流动人口和暗娼5类人群现场发放问卷,逐户逐人调查。结果南通市不同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暗娼人群知晓率最高占74.00%,其余依次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农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在校中学生梅毒知晓率仅为58.00%;不同性别梅毒知晓率: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χ2=5.13,P<0.05);随着年龄组的增大,梅毒知晓率逐渐提高,经趋势性卡方检验,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问卷中的问题,对"梅毒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达91.43%,"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知晓率最低为53.33%;群众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中,"电视"比例最高68.10%,"学校讲座"比例最低5.71%。结论需重点加强在校中学生有关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拓展全人群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市人群的梅毒知晓率。
2012年02期 v.28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郜;何群辉;李志;马加海;
目的探讨预处理对CO2气腹所致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气腹组(C组)、气腹组(P组)和预处理-气腹组(PP组)。P组闭合法建立CO2气腹,腹压为15mmHg,维持90min后解除气腹,PP组预处理为5min充气和5min放气,反复两次后建立气腹,维持90min后解除气腹。C组不建立气腹,麻醉时间同PP组。解除气腹后60min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损伤程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PP组血清ALT、AST、MDA、TNF-α、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SOD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PP组ALT、AST、MDA、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显著增加(P<0.05);但3组间肝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处理能减轻CO2气腹所致肝脏损伤,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导致的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TNF-α、IL-6释放有关。
2012年02期 v.28 123-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淑霞;李淑玲;袁慧;梁伟;侯怡哲;刘婷婷;王束玫;
目的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聊城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聊城市2004-2010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9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7/10万,相对高发年为2008年和2010年;发病呈局部高发和高度散发状态;冬末至夏季为流行季节,其中4月和5月各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47.71%)和≥15岁年龄组(占25.5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58.36%)和农民(占15.02%)为主;1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P<0.05),6~14岁学生发病呈下降趋势(P<0.05)。2009-2010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预防医院内感染和适时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是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2012年02期 v.28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田木;陈秋萍;谢强明;刘宗奇;刘如春;
目的探讨乙型流感爆发疫情的时空传播规律,为流感爆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易感者-染病者-恢复者(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动力学模型特点以及爆发调查资料计算基本再生数;通过详细流行病学调查,绘制疫情时空传播过程图。结果该起乙型流感爆发疫情的基本再生数为1.88;疫情历时8d,共出现病例39例,病例均在同一班级,班级罹患率为78.0%;在无干预情况下,新发病例数呈指数增加趋势,随着时间推移,病例出现的空间顺序有很明显的规律,先从左到右再覆盖至整个班级,新发病例均在上一代病例的附近出现。结论乙型流感在学校爆发时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近距离飞沫传播可能是此次流感爆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应及早采取隔离治疗患者、减少近距离接触、加强健康宣教等防控措施。
2012年02期 v.2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付留杰;刘元东;周光智;车吉泊;刘勇;于斌;
目的了解巴基斯坦洪灾后灾民疾病谱变化特征,为国际救援医疗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门诊收治的病人信息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诊疗各类系统疾病4 545例,健康查体290例,合计4 835例。呼吸、皮肤、外科、消化和妇科系统病例依次占总病例的14.5%、14.1%、13.5%、13.3%和12.2%。最大年龄100岁,最小1d,平均年龄27.2岁;性别构成,男性1 573例,女性3 262例。前后期比较感染性疾病症候群中腹泻症群呈明显下降趋势。检测209份血清样本,传染病病源累计阳性检出率30.15%。结论呼吸、皮肤、消化系统疾病是洪灾后发生的主要疾病,应加大力量防控。
2012年02期 v.28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支莉;默光辉;支侠;孟月平;
目的了解新乐市近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乐市2006-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新乐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233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444.91/10万,死亡率0.48/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其中手足口病、麻疹发病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结论新乐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麻疹,尤其是手足口病和麻疹,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和3岁以下儿童,重要措施是病例严格隔离、疫情主动搜索、院内感染控制、免疫接种、健康教育等。
2012年02期 v.2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建章;陆红达;缪国忠;
目的掌握导致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为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物主动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23.24%。中毒细菌主要为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二、三季度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责任单位中,家庭和熟食店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餐饮服务企业和集体食堂。各类样本中,肛拭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致病菌的检出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加强对条件致病菌的检测,为食物中毒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2012年02期 v.2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晓英;李玉;陈鸿飞;廖尧生;陈晓明;何国桓;林漫;
目的为摸清茂名地区伊蚊的种群构成、密度消长、孳生地分布、成虫生活习性等生态学特点,为我市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乙脑、丝虫病、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风险评估和防制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省《广东省霍乱等部分传染病及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登革热媒介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方法,于2010年4-7月开展抽样调查和监测。结果茂名地区伊蚊种类以白纹伊蚊为主,布雷图指数(BI)在17.67~38.33之间、诱蚊诱卵指数在8.62~36.64之间、容器指数(CI)在32.8~60.67之间。结论茂名地区伊蚊生态状况存在传播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乙脑、丝虫病、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应提高警惕,持之以恒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并制订科学的综合治理策略。
2012年02期 v.28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亚;谭刚;郑幸福;史映红;
目的通过了解绵阳市蜚蠊侵害情况,为防治蜚蠊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选取大西门片区、游仙片区和高水片区设置监测点,采用粘捕法测定蜚蠊密度。结果绵阳市蜚蠊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分别占96.18%、2.09%和1.73%,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各类生境蜚蠊密度分别为农贸市场0.85只/张、餐饮0.87只/张、医院0.11只/张、宾馆0.23只/张、居民区0.28只/张,餐饮密度最高。各类生境蜚蠊侵害率分别为农贸市场的16.36%、餐饮占9.30%、医院占6.38%、宾馆占4.72%、居民区占2.62%,农贸市场侵害率最高。结论掌握绵阳市城区蜚蠊的种群密度,为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2期 v.28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海峰;王秀英;田晓娟;高学杰;杨利军;李晖;艾进颖;
目的探讨石英粉尘对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分析某矿山井下和井上,接触不同游离SiO2含量粉尘的工人尘肺发病率。用0、100、200、400μg/mL标准α石英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2AX磷酸化(γH2AX)水平作为DNA双链断裂损伤程度的指标。结果井下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高于井上,井下工人尘肺发病率(12.15%)高于井上(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H2AX水平随石英剂量增高呈增高趋势,半定量结果分别为(521.9±233.1)、(823.3±201.5)、(1 375.5±311.5)、(1 545.6±1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英粉尘可引起DNA双链断裂,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2012年02期 v.28 146-147+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丽敏;董新风;郭爱静;丁永宏;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白酒中甲醇含量,指导消费者饮用安全。方法参照《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8-2003应用气相色谱法对2006-2010年送检的410份白酒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410份样品甲醇合格率98.29%。甲醇含量超标7份,均为散白酒,甲醇含量最高达54.3g/100mL。结论加强白酒质量的监督检测,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2期 v.28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悦霞;魏亚梅;韩占英;韩旭;张艳波;许永刚;齐顺祥;
目的分析2007-2010年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报告乙脑86例,平均发病率0.031/10万,死亡3例,死亡率0.001/10万。病例散发且相对集中在河北东南部地区的衡水、邯郸和邢台;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发病多为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3.95%;有免疫史的占20.63%,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79.37%。结论河北省乙脑流行特征符合乙脑的一般流行规律。建议加强乙脑流行病学监测及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实施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加强对高发地区和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防控我省乙脑发生。
2012年02期 v.28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建花;杨慧敏;冯素青;蔡建宁;许翠欣;苏静;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农村居民死亡情况,为制订相应的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者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用EpiInfo3.4.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的平均死亡率为为721.00/10万,婴儿和65岁以上者死亡率较高,前者为2104.16/10万,后者超过2153.45/10万;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一直位居农村居民主要死因的前3位,损伤和中毒则上升至第4位,糖尿病等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上升至第6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则一直在第6、7、8位之间徘徊。男女农村居民的主要死因死亡率及其顺位有所不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2010年成为女性前十位的主要死因之一。结论石家庄市应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在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前提下,应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防控工作。
2012年02期 v.28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广波;栗华;刘斌远;史海霞;王丽芳;
目的分析邯郸市2001-2010年肺结核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邯郸市2001-2010年肺结核病人登记资料,分析痰涂片检查、转诊追踪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非结防机构转诊到位率从2004年29.2%提高至2010年的58.4%,2001-2010年全市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9 832例,活动性涂阴患者10 586例;涂片阳性患者29 246例,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92.2%。结论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手段,提高病人发现率、减少诊断延误,从而减少传染源就必须从非结防机构转诊报告入手,对所有痰涂片阳性病人实施免费治疗,是平均治愈率达92.2%的最主要因素。
2012年02期 v.28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志清;王倩云;上官改珍;燕娜;李旭光;
目的评价莱姆病防治知识在农村居民中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集中宣传教育和少数面对面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450名农村居民进行莱姆病相关知识教育,并将宣传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农村居民在宣传教育前后莱姆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显著,知晓率和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知晓率与年龄有关,与农民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对农村居民实施莱姆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收到显著效果,提高了农村居民对莱姆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和个人防护能力以及早期就医意识。
2012年02期 v.28 166-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黎燕君;郭甜妹;王凤梅;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2008-2010年学校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学校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广州市番禺区学校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番禺区2008-2010年中小学校和幼托园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11起,累计发病237例,无死亡病例,累计罹患率3.70%。小学及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10起,占总数的90.91%;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5月、10~12月。暴发疫情时间持续最长47d,最短4d,平均6d(中位数)。大部分病例无水痘免疫史。结论 2008-2010年番禺区报告的中小学校和幼托园水痘暴发疫情有逐年减少趋势,水痘暴发疫情防控较理想,但小学幼儿园仍是水痘暴发疫情控制的重点人群聚集场所,需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012年02期 v.28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敏;蔡衍珊;许建雄;王大虎;张欣强;谭慧峰;吴德平;王鸣;
目的对1起"外地来穗"W135群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制订和调整流脑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实验室检测,病例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295-2008)》执行。结果患者以急性发病、反复发热伴全身瘀斑、瘀点入院,脑脊液样品经PCR扩增检测CrgA基因阳性,siaD(W135)阳性。密切接触者咽拭标本中1例检出并被鉴定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菌,该菌株对头孢曲松、阿齐霉素、环丙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该病例是广东省第2例由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普通型流脑病例;对于外地病例,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流脑监测方案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加强信息沟通。流脑流行的威胁仍然存在,防控工作不能放松。
2012年02期 v.28 171-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龚渝蓉;段松;叶润华;高洁;杨玲;项丽芬;杨跃诚;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了解情况,探讨针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所大专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0%;对艾滋病病人有关怀态度的占89.6%;曾有过性行为的学生占7.9%,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占52.8%;HIV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部分大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淡薄,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
2012年02期 v.28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洁;王忠东;任志盛;陈爱芬;孙海燕;
目的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肺结核病疫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0年青岛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 211例,发病率分别是37.46/10万、34.39/10万、36.4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4,P<0.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6.09/10万;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3~6月份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25~54岁为主,占72.8%。结论青岛市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需加强对外来务工及在家待业人员的调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管理可疑患者,做好外来务工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2012年02期 v.28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更生;高永海;祁业敏;邱秀俊;
目的了解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以探索适应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方法对沧县职教中心的225名学生及沧县人才劳动力输出培训地的201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流动人口中职教中心学生与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学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务工人员。在知识获得途径上无明显差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职教中心学生明显高于务工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人群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均偏低。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中,以握手拥抱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最高,且两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非常低。同时两人群均缺乏对我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及自愿咨询检测的了解。结论调查表明,我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012年02期 v.28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云;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现状,为优化我市预防接种单位人员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组织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相关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家庄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2 376人,其中疾控机构141人,免疫规划人员职称构成以初级为主(82.87%),城市接种单位高、中级人员比例高于农村接种单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县免疫规划人员配比偏低。结论石家庄市基层接种点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山区县需适当增加免疫规划服务人员。
2012年02期 v.28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斌郁;段志才;刘吉姝;
目的分析宣化区2007-2011年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订宣化区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对宣化区艾滋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止到2011年8月,宣化区共发现HIV/AIDS 29例。年龄分布均为青壮年,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6.25∶1;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其中同性性行为传播占75.8%。结论宣化区艾滋病处于低流行区,但男男同性性行为和吸毒性乱使艾滋病流行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且这两类高危人群正向低年龄段发展。强化大众媒体宣传力度,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家长、学校多方关注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社会各相关部门加强吸毒人员管控,多措并举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2012年02期 v.28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中兴;何琳琳;夏振梅;
目的分析2010年坊子区传染病疫情特征,为下一步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坊子区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坊子区2010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1 022例,报告发病率为335.19/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98/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发生。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749例)、肺结核(99例)、病毒性肝炎(52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9例)、流行性腮腺炎(27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28%、9.68%、5.08%、3.82%、2.64%。各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801例,占发病总数的78.3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134例,占发病总数的13.11%,血源性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71例,占总发病数的6.94%。结论加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工作是坊子区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2012年02期 v.28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光鹏;
目的了解我省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与源状况,为今后防控肠道传染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法对35起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水源状况分析。结果在35起暴发疫情中,饮用河水等地面水占25.71%,饮用井水等地下水占68.57%,混合水占5.71%;因管网水引起占77.14%,非管网水引起占22.86%;对20起饮用水源进行卫生学指标检测,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为0.00%,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25.00%;有消毒设施为8.57%。结论水源污染仍是我省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政府建立"谁受益、谁出资,谁管理、谁消毒"的原则,以及今后农村管网水改水工程增设消毒设施项目至关重要。
2012年02期 v.28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新娥;田富明;熊焰;
目的评价近期我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773份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73份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中不合格148份,其中最主要的有患者地址不详细(58份,占39.19%),字迹潦草(33份,占22.3%),错别字(29份,占19.59%)。结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质量不佳,存在问题及原因较多,医院相关部门应时时提醒、常检查、勤督导,确保对传染病早发现、早上报、早治疗,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可有效控制传染病。
2012年02期 v.28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之;刘如春;谢强明;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以及评价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此类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疾病的流行。结果某医院2009年3月3~12日共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44例,罹患率为1.83%,发病高峰为3月5~6日,占总病例数的43.18%(19/44)。采集病人、食堂工作人员、水样、环境标本等样品39份,从管道末梢水和病人粪便标本中分别检测出同型别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O6∶K15)。结论此次事件为1起产毒性大肠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医院供水系统被大肠埃希氏菌O6∶K15污染是引起该起事件的主要原因。
2012年02期 v.28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绥岗;杨军;
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有不同程度超标。结论该项目所采取的防尘、防噪、防毒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有些作业场所(如粉料制备、抛光生产线等)仍存在职业病危害。
2012年02期 v.28 194-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宝峰;于树勇;
目的通过改变储存环境缩短食品保质时间,进而在短时间内得到食品的保质期。方法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熟肉制品生产10d之内即可测定出保质期。结论及时获得产品保质期,进而得到商品的销售货价期,从而避免了过期产品流落市场。
2012年02期 v.28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双霞;
目的通过对1起致病物质不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探讨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由于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诊断为致病物质不明食物中毒。结论食物中毒处置能力建设急需加强。
2012年02期 v.28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洪启;张博;靳宜华;门金良;
目的解决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问题,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方法通过对化妆品抽检、微生物影响因素、不同化妆品污染、标示卫生问题等进行描述。结果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低、不同化妆品污染程度不同,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化妆品卫生质量重要因素,标签标示问题突出,进货渠道复杂。结论化妆品卫生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2012年02期 v.28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夏青;
目的分析接种麻疹疫苗引发的不良事件对消除麻疹工作影响,总结处置不良事件的经验,避免发生类似事件,为消除麻疹打下基础。方法对本辖区1998-2007年间发生的4起典型接种麻疹疫苗不良事件进行总回顾。结果及时处置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消除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影响。结论找出合理规避手段,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2012年02期 v.28 20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培荣;田辉;严钏元;巨洲峰;
目的分析宝鸡市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宝鸡市755例犬伤暴露人员个案信息表进行分析。结果犬伤暴露人员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72.98%,551/755),城市占27.02%(204/755);男女比例约为1.69∶1;15岁以下(38.81%,293/755)、40~岁(16.95%,128/755)犬伤暴露人员较多,犬伤暴露人员以农民(39.60%,299/755)和学生(31.66%,239/755)为主。暴露程度Ⅰ度为22.65%(171/755),Ⅱ度为45.69%(345/755),Ⅲ度为31.66%(239/755);犬伤暴露人员暴露前多数无狂犬疫苗免疫史(97.75%,738/755)。伤人犬只主要来源于邻居喂养犬只(50.99%,385/755),其次是自家喂养犬只(34.97%,264/755);犬只伤人原因主要是主动袭击(63.71%,481/755)。结论宝鸡市需加强养犬管理,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开展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2012年02期 v.28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钦玉;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颅内高压产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0例脑囊虫病患者应用吡喹酮治疗期间的观察及处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40例全部完成规定疗程,其中治愈14例、显效2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护理过程中护理措施及时得当,无死亡病例。结论护理人员唯有充分掌握脑囊虫病产生颅内高压的机制及临床特点才能进行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优良的护理措施对整个疾病的转归意义重大。
2012年02期 v.28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峰;毕诚;姚建香;束方燕;
目的了解江阴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及时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部分0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结果白喉、破伤风阳性率均在90%以上,抗体GMT均高于保护水平,百日咳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56.19%、3.61%,GMT<1∶320。结论江阴市人群对白喉和破伤风已形成较好的免疫屏障,但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偏低,应大力推广新型疫苗,并加强监测。
2012年02期 v.28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正勇;唐光鹏;王胜华;王大川;吕太富;
目的探索流行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就诊情况和村民的卫生习惯,入村或在病房进行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生炭疽病例27例,死亡2例,罹患率1.52%,病死率7.41%。参与剖剐、搬运、食用病死畜者罹患率9.30%;仅食用者罹患率8.33%,未参与搬运、剖剐、食用者罹患率1.08%。结论此次疫情为接触病死畜及其残骸引起。
2012年02期 v.28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金红;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按照临床初治应用吡喹酮剂量的差异分为2组。第1组54例,采用小剂量法,第2组93例,采用大剂量法。结果 3个疗程后第1组治愈率为35.19%,显效率为98.15%;第2组治愈率为46.24%,显效率为98.92%,第2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1组。结论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有效,大剂量用药较小剂量用药的治愈率高。
2012年02期 v.28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明禹;陈丽华;
目的了解大连市高新区传染病流行及分布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大连市高新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大连市高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386例,年发病率373.21/10万;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对手足口病、肺结核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的监控力度。
2012年02期 v.28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竹林;李叶兰;
目的了解长沙市2004-2010年淋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淋病的发病趋势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10年长沙市淋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长沙市2004-2010年淋病年发病率为18.31/10万,全市9个区、县(市)均有病例,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为主,占60.26%,但14岁以下儿童也占报告病例数的2%;职业以农民、工人及商业服务为主;临床诊断病例占报告病例的53.06%。结论淋病好发于20~39岁男性。应加大长沙市淋病预防工作力度,不但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而且要采取措施减少儿童患淋病机会,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对国家标准的学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我市淋病发病率,促进全市人群健康。
2012年02期 v.28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章丽敏;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安市近1999-2009年来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安市1999-2009年戊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9年戊肝报告发病231例,发病率为0.20~12.30/10万,年平均发病率3.9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季为高发季节(36.65%),发病集中在25~64岁,15岁以下未见发病,发病性别比为3.28∶1。结论戊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戊肝的监测与防治。
2012年02期 v.28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秋莲;马东弟;李俊民;
目的探讨某区2008-2010年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的登记患者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发现延迟、痰检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832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农民(含农民工)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存在发现延迟的患者人数高于未延迟患者人数。结论该区实施和执行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防控人群侧重于中青年男性;加大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是提高肺结核病发现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012年02期 v.28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正光;董会敏;马新颜;张会芹;刘立;姜彩肖;段巧红;
目的掌握石家庄市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发展趋势及规律,为制订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石家庄市5个社区设立监测点,对辖区内2010年新发现和死亡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登记报告。结果 2010年20岁以上人群各种慢性病报告发病率1.04%,报告死亡率0.09%。高血压据首位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4.01%,其次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报告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44.1%。男女比为1∶0.65,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今后各区疾控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监测点的督导,并注意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相结合,从而降低其发病率。
2012年02期 v.28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绍文;杨梅;高雯;高庆华;项东;何金奎;解光越;
目的了解我市2010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为今后布病的防治与施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2010年发病的92例布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唐山市布病疫情主要分布在迁安市建昌营镇回民聚集地;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占全年发病数的66.30%;农民居多,占86.96%;发病年龄在8~85岁,以青壮年居多,20~60岁占88.04%;男女性别比为2.5∶1.0;主要传染源为病羊,接触病羊发病者人数占85.94%。结论做好个人防护和牲畜检疫是防控布病的重要措施。
2012年02期 v.28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梅;阎瑞霞;王立斌;王金瑞;
目的了解沧州市商业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危险行为发生率及艾滋病预防服务在高危人群中的普及情况,为调整宣教及危险行为干预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8~9月在沧州市娱乐、洗浴、宾馆等商业性服务人员活动场所内对商业性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商业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5.63%,最近一年76.03%的商业性服务人员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68.15%接受过免费安全套,从同伴那里获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80%。最近1次及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93.5%、90.03%。结论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重点知识的宣传,继续开展商业性服务人员干预工作,加强同伴教育,提高规范化性病诊疗。
2012年02期 v.28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江敏;李碧美;孙相廷;罗松道;赵艳;张铭光;
目的监测结核病耐药现状,为治疗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从患者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试验及分析。结果观察肺结核病患者47例,耐药18例,耐药率38.30%,各种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陇川县结核病存在耐药性,应采取措施控制耐药菌株蔓延,提高结核病治愈率。
2012年02期 v.28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志红;张丽兰;
该文报道了1例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服用异烟肼后诱发精神分裂症的情况。多数学者认为其原因是"竞争抑制"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烟酸和维生素B6,提示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在使用异烟肼时应高度引起注意。
2012年02期 v.28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武英俊;赵文星;李海龙;刘金兰;
目的探索分析布鲁氏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布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未全程用药、过度劳累、饮酒和再感染是影响布鲁氏菌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结论全程、足量、规律用药,不要过度劳累,戒酒和预防再感染是提高人间布鲁氏菌病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2012年02期 v.28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丹;
目的建立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了解洛阳市、县区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干法消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结果铝含量在0.50-5.0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y=0.0947+0.0879x,相关系数为0.9990,检测3类食品共126份,合格率29.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洛阳市、县区食品中铝含量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2年02期 v.28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红;冯静;王景涛;
目的进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测定茶叶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分析方法和实验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茶叶中砷含量为(0.289±0.0 050)mg/Kg,P=95%,其相对不确定度为0.86%。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对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定量评估测定结果的可信度。
2012年02期 v.28 229-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丽玲;郭静;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猪肾中镉含量。方法采用湿式消解-预处理方法消解样品,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结果线性范围为0.00~5.00ug/L,相关系数r=0.9 997,检出限为0.15μg/L,回收率为92.0%~93.6%,相对标准偏差为3.56%。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猪肾中镉具有相关性好、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等优点,结果满意。
2012年02期 v.28 23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德强;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7-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107例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2例,阳性率39.3%,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风疹抗体阳性率。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加强实验室监测可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2012年02期 v.28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权恕;刘光远;佟威;董恩波;刘子维;
目的了解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WS287-20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结果福氏志贺氏菌5b型在营口地区为首次检出,该菌株对奈替米星等敏感,对青霉素G等耐药。结论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已经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2年02期 v.28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