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综合防治示范基地项目做法与体会

    唐光鹏;孙军玲;姚光海;张静;田克诚;王定明;黎明;赵启良;陈学;刘明强;孙正勇;王子军;黄艳;

    目的通过在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基地,探索综合防治措施,为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干预区和对照区,建立发热病例监测系统,对干预区实施传染病源管理、水源消毒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干预区干预后发病率4.27/10万,较干预前(44.61/10万)下降90.43%,较对照区(16.29/10万)下降71.02%。结论开展发热病例监测,以病原学为依据,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率,及早发现病人;加强水源消毒管理,是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通过"1+2"健康教育方法是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最佳有效方式。

    2012年06期 v.28 5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Fas、Caspase8蛋白的表达

    段玉香;张永利;王彦;

    目的研究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Fas、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逐步增加饮水中酒精浓度,建立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动物模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Tunnel法检测大鼠脑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Fas、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酒精组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等部位均有神经细胞数目缺失及细胞变性和损伤,酒精组各脑区凋亡细胞数和Fas、Casepse8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存在明显神经细胞凋亡,伴有Fas、Caspase-8蛋白表达增加,提示细胞死亡受体途径在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2012年06期 v.28 594-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虎皮猫在降压物质检查中的应用

    刘继锋;刘军须;曾振山;张丽蓉;唐珊波;白玉;王会肖;刘福英;

    目的评价虎皮猫在降压物质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按中国药典和中国兽药典降压物质检查法,测定虎皮猫对戊巴比妥钠、磷酸组织胺反应的灵敏度并进行供试品的降压物质检查。结果虎皮猫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为11.41min,对磷酸组织胺灵敏度合格率为93.06%。结论虎皮猫适用于降压物质的检查。

    2012年06期 v.28 597-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郑维斌;黄东升;李艳萍;郭建华;杨家芳;刘丽;丁英;赵彩佐;何丽云;

    目的评估娱乐场所推广100%安全套促进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普查法对保山市昌宁县县城登记在册的娱乐场所及女性商业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进行调查,用同一份国家标准行为监测问卷开展基线、中期、终期效果评估,比较,3期目标人群通过9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变化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的可及性及需求程度、安全套使用率、自报告性病感染(STI)症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7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FSW人群比例呈增长趋势(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基线的56.3%升至中期的93.8%及终期的97.6%(P<0.05);安全套可及性及需求程度明显提高(P<0.05);最近1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基线的72.9%升至中期的98.1%及终期的99.0%(P<0.001);最近1月发生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率由基线的32.6%升至中期的82.1%及终期的90.8%(P<0.001);自报告有性病症状率由基线的23.5%降至中期的17.9%及终期的9.4%(P<0.01)。结论干预后通过7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FCSWs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自报告性病症状率明显下降,干预工作效果明显。

    2012年06期 v.28 600-602+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珠海市拱北辖区幼儿园安全管理现况及对策

    付旻;谢莉;傅秀平;黄结华;洪小雁;胡娇;

    目的了解珠海市拱北辖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状况,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珠海市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调查表》,对辖区内29所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普查。结果 3类幼儿园安全管理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卫生保健管理、建筑设施及园舍装修、卫生保健设施、游戏设施及教具4个部分,A类与B类幼儿园的安全评分高于C类;在安全教育及措施方面,A类幼儿园优于B类和C类,C类幼儿园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结论珠海市拱北辖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现况不容乐观。

    2012年06期 v.28 60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李瑞芳;李建坡;马玉忠;张振国;李琦;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邯郸市2009年10月29日~2010年5月4日接种甲流疫苗个案信息和接种后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邯郸市共接种甲流疫苗717 288人,发生AEFI 105例,发生率14.64/10万,其中不良反应102例(含一般反应93例、异常反应9例),偶合症2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发生。一般反应中主要为发热61例(65.59%),且以38.5℃以下的低热为主(44例,70.97%)。报告AEFI有地区差异,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报告AEFI主要在接种后24h内发生。3个生产企业生产的甲流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单侧<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后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接种后AEF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系。不同生产企业报告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2年06期 v.28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沧州市2003-2011年艾滋病疫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王立彬;韩芳;毛俊阁;高庆辉;刘振宇;李传忠;张红娟;

    目的分析沧州市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和特征,评估目前防治对策,明确今后防治工作重点,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沧州市2003-2011年累计报告的HIV/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沧州市2003-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 181例,死亡39例,疫情呈快速增长势头,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地区分布广泛,性接触、母婴、血液3种传播途径均有病例报告,但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占84.53%(153/181),其中男男性接触途径传播28.73%(52/181)。来源于医疗机构的病例占65.33%(49/75),且发现时或1年内死亡病例占28%(21/75)。结论沧州市属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近年来疫情呈快速增长,且已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市、县两级领导应提高认识,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同时,要开展积极医疗救治,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2012年06期 v.28 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都安县1981-2010年疟疾流行情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班秀花;韦标;

    目的分析都安县1981-2010年疟疾流行情况及防治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1-2010年都安县人口资料、疫情报告及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描述。结果都安县疟疾年发病率从1981年的3.51/10万逐年降至2001-2010年的无本地感染病例,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结论都安县加入疟区联防后,30年来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只发现流动人口带来的输入性病例,但仍不能放松对疟疾的进一步防治。

    2012年06期 v.28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1992-2011年家鼠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申剑波;许云桥;范建华;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1992-2011年家鼠鼠疫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11年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鼠疫疫情34起,鼠疫疫情除1994、1995、2002、2006年和2008-2011年未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疫情发生;20年间从染疫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225株,20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起,报告病例15例,无死亡病例;7~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结论西双版纳州鼠疫疫情态势严峻,鼠疫已向城镇人口密集处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和控制鼠疫的流行。

    2012年06期 v.28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温郁金对荷肿瘤裸鼠抑瘤作用和MMP-2、CD44v6表达影响的观察

    王光亮;张俊会;

    目的观察温郁金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和MMP-2、CD44v6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GC-7901胃癌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及实验组(温郁金水煎剂)。观察裸小鼠胃癌种植后肿瘤生长及转移灶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肿瘤组织中MMP-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2组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对照组瘤重(4.09±1.17)g,实验组瘤重(2.73±0.92)g(与对照组比较P<0.05),抑瘤率为33.25%;实验组肝、腹腔和淋巴结转移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瘤体中MMP-2和CD44v6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温郁金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CD44v6的表达有关。

    2012年06期 v.28 62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酒泉市2004-20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李爱君;

    目的了解近年来酒泉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酒泉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36 416例,死亡67例,其中甲类传染病1种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517.31/10万,死亡率0.95/10万,病死率0.18%。各年度发病率在668.46/10万~341.36/10万之间,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结论加大传染病综合防治力度,不断加强疫情监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传染病防治长效机制,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2012年06期 v.28 62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平乐县1950-201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黄广兰;

    目的了解平乐1950-2011年疟疾流行情况,评价该县疟疾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950-2011年疟疾疫情报告及监测资料,用流行病学常规统计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历年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从1955年的1 260.26/10万波动性降至2003年的0.9/10万,其中60年代呈现一过性发病高峰,1961年发病率达3 386.93/10万,1981年后未发现内源性疟疾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2004年后该县未发现内外源疟疾病例。虫种在不同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域,70年代前恶性疟(PF)、间日疟(PV)和三日疟(PM)并存,70年代后为间日疟流行。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防治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流动人口中疟疾感染的可能仍存在,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今后防疟工作的重点。

    2012年06期 v.28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9-2011年肇庆市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陈捷;张伟嫦;李健平;林彬彬;钱子龙;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对策。方法对2009年、2010年与2011年3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8%,与2009年的3.19%和2010年的3.69%比较,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现患率由2.09%降至1.11%,泌尿道感染现患率由0.37%上升至1.23%,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由0.12%上升至0.78%。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7.54%降至31.77%(P<0.005);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预防用药构成比由8.59%升至15.25%(P<0.05),预防用药构成比由34.38%降至23.86%(P<0.01)。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结论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关系,可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医院管理改进。

    2012年06期 v.28 629-63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聊城市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研究

    梁伟;刘淑霞;袁慧;刘婷婷;

    目的评价聊城市开展阻断乙肝行动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本市3个县1 500人,对其中HBsAg、抗-HBs检测均为阴性的给予乙肝疫苗注射,于完成全程免疫后1个月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抗-HBs检测均为阴性的为849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间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应答者给予加强复种,并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开展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2012年06期 v.28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刘远;蒋力云;丁鹏;王大虎;肖新才;

    目的分析2011年广州市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将患者血清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老鼠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和PCR检测,将获得的序列与NCBI上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鼠血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3.33%,人群血清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66%,均高于检测的阳性率。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基因不存在大的变异。结论加强HFRS的日常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和数量,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利于HFRS的防治。

    2012年06期 v.28 635-636+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情况及控制疫情效果评价

    张安柱;李婉;段生朝;王黎明;林冬梅;马崇慧;段平常;张腾;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下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7月我市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未接种人群比较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结果我市总人口接种率为6.26%,其中学生接种率最高为73.44%。我市近3年来所有接种人群均未发病,接种人群甲型H1N1流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种人群(χ2=4.134,P<0.05)。结论实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有较好的效果。

    2012年06期 v.28 63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涉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分析

    李秀忠;刘永为;史二丽;陈长华;

    目的了解涉县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现状和特征,掌握其感染率、发病率、高发原因等,探讨防治措施效果,为今后布病的防治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涉县历年布病疫情资料、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血清学监测数据、健康问卷调查结果、防治措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涉县自1995年报告首例布病病例以来,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1996年、2006-2008年,第2个高峰发病率高且持续时间长,居邯郸市首位;涉县布病病例症状较轻,通过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3个疗程方案治疗,95.12%可达临床治愈;布病重点人群感染率逐年下降,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逐年提高,且和报告发病率呈相关性。结论涉县重点人群布病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而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布病播散机会大,严重损害农村劳动力,危害较重。加强布病疫苗研发是目前布病防治的迫切要求。布病防治需多部门、多环节进行,制订规章制度及办法,首先从畜间防治入手,科学防治。

    2012年06期 v.28 640-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阴市农村人群土源性线虫病长期防治效果分析

    赵荣兴;周菊静;

    目的了解江阴市农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以评价其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及透明胶纸肛拭法调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驱虫防治情况。结果该市经长期防治后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总感染率由42.71%降至1.93%,下降95.48%,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879.60,P<0.001);男、女性别在肠道土源线虫感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虫种以鞭虫感染为首,占52.72%;其次为蛔虫感染,占32.41%。结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服药驱虫,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增强农民卫生防病意识是降低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的有效手段。

    2012年06期 v.28 642-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津县2005-2011年麻疹疫情分析

    乔红运;

    目的分析孟津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孟津县报告麻疹病例64例,年均发病率2.00/10万,呈散发状态,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麻疹发病年龄向<1岁年龄组和成人发病增高,2010、2011年无麻疹病例报告,基本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结论孟津县麻疹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仍存在发生麻疹病例的风险,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巩固消除麻疹。

    2012年06期 v.28 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一种新型给药方式-皮肤及黏膜给药

    贾庆文;英永;李艳;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非口服给药方法发展迅速,通过皮肤、黏膜给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本文就皮肤及黏膜给药的原理及优势作一简单介绍。

    2012年06期 v.28 647-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内比格犬的生物学指标研究及相关应用进展

    宋洁;曹燕;黄茜;张敏;王海英;

    在生物医学研究从微观现象向宏观效应的转化中,实验动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格犬(Beagle)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实验犬,由于其性情温顺、生理指标稳定、测试结果重复性好、遗传性能稳定、反应一致等,在医学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从30年前引入比格犬至今,已形成广东、北京和上海等主要的比格犬繁育基地,成功饲养繁育出优良的比格犬。下面从国内对比格犬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在骨骼及神经方面的实验应用方面的广泛应用进行阐述。

    2012年06期 v.28 650-65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喜马拉雅旱獭动物实验技术与饲养管理

    王忠东;

    目的建立喜马拉雅旱獭动物实验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为该动物在人类乙肝疾病研究研究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方法在《医学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指导下,以科学、规范为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探索并反复试验,验证其可操作性。结果建立喜马拉雅旱獭抓取、标记、固定、麻醉、给药、取材、处死、活体肝穿刺动物实验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结论为促进青海特有野生动物喜马拉雅旱獭资源开发和进一步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必要基础,有利于这一新型实验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12年06期 v.28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云南省芒市2007-2010年登革热监测结果分析

    马丽;番绍虎;雷剑;董书华;

    目的了解芒市登革热疫情动态和媒介伊蚊种群及密度变化,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人和健康人群检测血清中登革热病毒IgG和IgM抗体,采用定时、定点和流动点开展媒介调查,监测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结果检测59例疑似登革热病例,确诊19例;共检测530份健康人血清,登革热病毒IgG阳性者51份,IgM抗体阳性者15份,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媒介以白纹伊蚊为优势蚊种,首次发现埃及伊蚊,高峰期为6~9月,幼虫定点监测的年平均布雷图指数(BI)、房屋指数(HI)、容器指数(CI)、千人指数分别为1.16、1.56、1.13和10.72.结论芒市具备登革热传播媒介条件,传播媒介密度较高,以白纹伊蚊为主,可能存在登革热隐性感染病例或继发感染病例,芒市登革热疫情态势严峻,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2年06期 v.28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2005-2009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蒋维佳;陈大方;王定明;周敬祝;李世军;余春;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5-2009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5-2009年甲肝报告病例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贵州省2005-2009年累计报告甲肝病例24 781例,年均发病率为12.43/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5~8月为发病高峰;男性与女性发病率之比为1∶0.55;病例数报告最多的人群为学生、农民和散居儿童,构成比分别为41.29%、27.36%和9.56%;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是黔西南州、贵阳市和铜仁地区。结论甲肝是贵州省夏季高发的肠道传染病,发病人群以学生、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高发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今后仍需加强甲肝防控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加强卫生监管工作。

    2012年06期 v.28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青海大学生性相关行为现状

    郭学斌;曹玉洁;

    目的了解青海大学生性相关行为状况,为有效促进该地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1 807名大学生,匿名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率为14.9%,其中男生22.9%、女生7.4%,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有过性行为的为7.2%,其中男生11.3%、女生3.5%,各年级之间、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性伴行为、被迫性行为、意外妊娠发生率分别为28.8%、14.2%、16.5%。安全套的使用率仅47.8%。结论青海省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与国内报告近似,存在多性伴行为、被迫性行为、意外妊娠等不安全因素,应开展正规、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

    2012年06期 v.28 66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免疫程序人用狂犬病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李俊华;叶凤;柴良梅;

    目的为了解狂犬病暴露者接种不同免疫程序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合理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接种成本。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随机接种Essen程序和2-1-1程序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并于全程免疫接种后15d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测定狂犬抗体,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结果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红晕疼痛,Essen免疫程序和2-1-1免疫程序局部反应为6.22%(25/402)和5.73%(29/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1,P>0.05);全身反应Essen免疫程序和2-1-1免疫程序发热率分别为9.45%(38/402)、10.28%(52/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1,P>0.05),且以弱反应为主,分别占91.7%和94.2%;Essen免疫程序组和2-1-1免疫程序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27%和97.23%,不同免疫程序疫苗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和成人均有较好的免疫应答。结论Essen免疫程序和2-1-1免疫程序相比,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2-1-1免疫程序的疫苗接种次数少、接种程序简捷、接种成本低,值得在全市范围推广使用。

    2012年06期 v.28 667-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余东远;冯献湘;沈潘燕;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柳北区4个点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录入电脑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0.2%,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知晓率分别为19.3%、17.5%、18.4%,具备健康素养人口比例男性、女性分别为9.8%、10.6%,年龄25~35岁间比例最高为14.7%,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最高为22.2%。结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低文化水平和45岁以上人群,需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以利于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

    2012年06期 v.28 670-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河北省献县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分析

    李俊杰;岳从周;

    目的探讨2010年河北省献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献县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献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41例,发病率126.88/10万,以轻症病例为主,病原监测显示EV71、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流行株。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的乡镇为淮镇。结论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5~8月。≤5岁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且发病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2012年06期 v.28 673-67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地区2010年食物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王军;曹丽玲;王丽;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食物中重金属铅、汞、镉的含量状况及分布规律。方法样品均为石家庄地区县(市)市售常见食品,样品处理及测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 (GB/T5009.12.15.17)。结果食品中重金属主要是铅污染,样本中铅的超标率分别为猪肾50.0%、猪肉44.0%、米(大米、黑米)35.0%、面粉33.3%。镉的超标率较低,样本中汞含量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石家庄地区铅污染严重;食品中汞、镉安全。

    2012年06期 v.28 675-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王金玲;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1例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同时外涂复方卡力孜然酊;对照组40例单独外涂复方卡力孜然酊,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2组有效率分别为70.73%、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较单用复方卡力孜然酊疗效好。

    2012年06期 v.28 678-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病人对HAART的认知情况及依从性分析

    黄东升;段俊梅;李艳萍;李丽;杨娟娟;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认知情况、药物依从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1年8~9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治的定期到门诊取药>18岁的43例艾滋病病人开展药物认知情况、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等调查。结果 32.6%的病人极其明确按照要求服用药物;39.5%调查者极其明确服用的药物对身体有积极作用;32.6%的病人极其明确如不按要求服药,将导致耐药。自报告最近1个月服药依从性:79.1%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达100%,20.9%的病人服药依从性<100%。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忘记掉、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服药、特定时间内不方便。结论为提高HAART的依从性,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需对治疗病人定期开展干预活动以巩固及增进其对HAART的认识。

    2012年06期 v.28 680-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市坪山新区暗娼人群干预效果调查

    史俊霞;严彩莲;

    目的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暗娼(Female sexual workers,FSWs)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的变化趋势。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8月,每月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实施FSWs高危行为干预,开展重复横断面调查。结果 2009年9月进行首次调查时共调查240名暗娼人员,HIV、梅毒及HCV感染率分别为0.8%(2/240)、13.8%(33/240)、17.1%(41/240);1年后第2次共调查124名暗娼人员,HIV、梅毒及HCV感染率分别为0.8%(1/124)、12.9%(16/124)、9.7%(12/124),第2次调查与首次调查相比,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现场干预、同伴教育策略可有效提高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但必须保证干预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2012年06期 v.28 682-68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与管理

  • LIMS中产品类检验模块的开发与创新

    张北奇;黄卫华;李绍连;刘继敏;李力;

    本文以产品类检验业务流程模块为例,着重介绍疾控机构LIMS开发的创新之处。

    2012年06期 v.28 684-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濮阳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李俭锋;

    目的提高濮阳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08-2011年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法规》(2002年版)相关规定,对濮阳市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4年共监测样品2 484份,合格1 962份,合格率7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2,P<0.001)。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2年06期 v.28 687-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抑)菌类消毒产品标签违法案件的法律适用

    武建霞;

    部分抗(抑)菌类消毒产品名、标签(含说明书)违反消毒产品标签管理规定,超出经核准或备案范围擅自更改宣传内容,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卫生监督机构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时,在法律适用方面还存在争议。本文提出应视消毒产品的具体类别而分别处理。

    2012年06期 v.28 689-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起因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段志才;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就餐者和食物中毒发生地点进行调查,对剩余食物、患者的排泄物、可疑中毒食品进行现场采样做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此次调查共发病5人,根据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定性实验和实验室定量分析结果,证实这是1起误食而引起的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按照GB/T5009.33-2010盐酸萘乙二胺法方法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如试验中加入显色剂后溶液呈现黄色或紫红色立即退去则应对样品稀释后重新测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行业人员的培训,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日常饮食中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2012年06期 v.28 69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南平市延平区2005-2010年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李孔寿;李玉燕;谢斌;

    目的了解南平市延平区所辖餐饮具部位餐具消毒状况,为提供餐饮具消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南平市延平区所辖餐饮单位连续6年间餐饮具消毒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平市延平区2005-2010年饮食业单位消毒总合格率为72.27%。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宾馆酒楼食具合格率为82.09%,小餐馆合格率为72.96%,小吃店合格率为68.84%,食堂合格率为68.91%,快餐店合格率为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平市延平区所辖饮食业单位食具的消毒质量合格率总体不高。卫生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餐饮业单位的餐饮消毒监管。

    2012年06期 v.28 692-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陵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贾建安;

    根据2011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于2011年7月15日-10月15日对我县崇皇乡、通远镇、泾渭镇、张卜乡、药惠乡的20个行政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高陵县集中供水率为87.1%,卫生厕所占总厕所数的70.9%,垃圾处理率为100.0%,饮水卫生习惯良好,土壤样品中未检测出蛔虫卵。

    2012年06期 v.28 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丰宁县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戚振江;

    目的了解丰宁县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进一步规范纯净水监督管理。方法按照《瓶(桶)装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所列项目标准检验分析。结果该县桶装纯净水总合格率为67.67%,冬春季节桶装纯净水合格率高于夏秋季节。结论微生物污染是纯净水卫生的主要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严格生产销售环节卫生管理是控制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的关键。

    2012年06期 v.28 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乐市2011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支莉;孟月平;默光辉;支侠;

    目的了解新乐市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查出法定传染病11种227例,漏报16例,漏报率7.05%;医疗机构级别越低,漏报率越高;医疗机构内部门诊部、住院部、检验室漏报率分别为4.11%、3.85%、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报率较高的病种有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肝、肺结核。结论各医疗机构应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同时协调好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完善信息反馈机制;疾控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当地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2012年06期 v.28 696-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疾病控制与临床

  • 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周晓娜;常丽丽;王莉;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53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和20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正常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自身比较。结果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8.7%,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7%。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焦虑抑郁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者显著高于正常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其焦虑抑郁明显减轻。

    2012年06期 v.28 69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武威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刘银香;郭致文;

    目的为了解武威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甘肃省武威市1990-2010年7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7起,中毒人数33例,死亡16例,中毒病死率为48.48%;主要以煤炭行业为主,占57.14%;毒物种类主要是一氧化碳;造成急性职业中毒原因主要是防护安全知识缺乏违章操作,发生期数4起,中毒24例,构成比为72.72%。结论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企业领导和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配备、完善生产防护设施和急救设备;加大执法力度,做好预防性和经常性监督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止和减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

    2012年06期 v.28 700+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来少数民族发生1起麻疹暴发的处理报告

    葛丽娜;李淑芳;王冬梅;马丽娜;

    目的通过对疾病暴发原因的探讨,提示对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子女应高度关注免疫接种工作。方法通过对2例流行病调查和诊断,发现近期外来少数民族麻疹发病有所增加。结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外来务工子女的群体存在免疫空白,2名四川籍彝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染麻疹,因未接种麻疹疫苗。结论在当前消除麻疹关键阶段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免疫接种工作,并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置。

    2012年06期 v.28 70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福布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刘朋冲;赵杰;李志惠;张红漫;崔红欣;李毅;

    目的探讨利福布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2HBZES/6HBE,对照组(30例)采用2HRZES/6HRE。观察2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布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显著。

    2012年06期 v.28 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威市2001-2010年各县肺结核就诊率及新涂阳登记率分析

    董冰;王建勋;俞亚珍;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县和非少数民族县肺结核就诊率及新涂阳登记率存在差异的现状,探索少数民族县肺结核防治工作策略。方法收集武威市年肺结核可疑者就诊率和新涂阳登记率,使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少数民族县10年平均就诊率显著高于非少数民族县,新涂阳登记率2001-2005年少数民族县高于非少数民族县,而2006年后和非少数民族县持平,逐渐缩小差距。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要结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降低少数民族县结核病疫情。

    2012年06期 v.28 70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检验技术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王小燕;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62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检测hs-CRP,并采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hs-CRP。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Gensini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6,P<0.01)。结论血清中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其浓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2012年06期 v.28 705-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果洛州牧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张莉;

    目的分析果洛州牧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提高牧区牧民的饮水卫生质量。方法 2011年在果洛州所辖的6个县中设立48个监测点,其中集中式供水点37个、分散式供水点11个,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水样1次。检测指标有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共19项。水样的采集、保存、检测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检测结果判定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结果共检测水样170份,检测指标均合格的35份,合格率为20.59%,其中微生物指标最低为31.2%,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为52.9%,毒理学指标最高为100.0%。结论果洛州牧区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太低,尤其是微生物指标,建议加大牧区水利建设,加强牧区饮水安全管理,保障牧区牧民的饮水安全。

    2012年06期 v.28 708-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