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西宁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高风险性行为方式认知情况调查

    王朝才;刘燕;马永成;王学文;樊明;

    目的了解西宁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获得知识途径及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对西宁市MSM人群开展艾滋病知识宣教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滚雪球、关键人物介绍的方法到MSM人群活动的场所对调查对象现场单独答卷,核查无误后当场收回问卷。结果西宁市403例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4.19%。认为男男性行为中风险最大的性行为方式是不用安全套的肛交,占91.1%,大部分人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免费宣传材料、网络、电视和专家讲座。结论西宁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采用多途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2013年03期 v.29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免疫程序下的抗体动力学曲线分析

    杨蓉;杨婷;龙润乡;李华;谭振国;叶尤松;谢忠平;罗芳宇;

    目的通过分析抗体产生及其动力学变化的规律,为制备高效价血清提供参照。方法将EV71灭活病毒和HAV灭活病毒按照两种免疫程序注射新西兰兔,检测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免疫血清效价。结果加强免疫2d后抗体效价有明显的下降,之后逐步升高并在5~7d时到达一个新的峰值,且每周加强一次与每2周加强一次所得到的抗体效价基本一致。结论再次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升高并非是呈光滑的曲线式上升,而是呈折线式上升;获得高效价的免疫血清,需通过3次加强免疫,再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以一周为宜,在第3次加强7d后可收集血清,整个免疫过程应在8周内完成。

    2013年03期 v.29 241-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分析

    杨家芳;胡安艳;郭建华;刘丽;丁英;黄东升;彭佳艳;徐正翠;赵彩佐;郑维斌;

    目的了解保山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性行为特征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针对该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通过招募MSM志愿者,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对保山市100名近6个月有过男男性行为的MSM进行匿名面对面访谈并抽血检测。结果保山市MSM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5.72±8.2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4%;最近半年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同性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2.0%、12.0%和31.0%,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同性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0.4%、100.0%和58.1%,最近半年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同性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3.1%、100.0%和41.9%;HIV感染率为7.0%。结论保山市MSM人群同性肛交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大多存在异性性行为,HIV感染率较高。应加大该人群的干预力度,及早检测和治疗,以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和流行。

    2013年03期 v.29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志春;陈俊;杜慧兰;刘斌;黄葵;高绪芳;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改厕户厕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6-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6个开展农村改厕项目县内抽取372户已改厕农户户厕开展现场勘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户主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厕所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合格率只有45.2%,3种类型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效果无差异(P>0.05)。而厕所的建设质量(OR=11.938)、有无粪便暴露(OR=36.627)以及农户的粪便处理知识的知晓情况(OR=10.605)对于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应从提高农村改厕的建设质量、处理暴露的粪便以及普及粪便处理知识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提高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目的。

    2013年03期 v.29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滹沱河献县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李俊杰;岳从周;卢书恒;赵俊先;李慧聪;杨刚;

    目的了解滹沱河献县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泛区的3个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2007-2011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范围在0.67%~3.33%之间,野外鼠密度范围在0.22%~0.77%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49.11,P<0.01);鼠带病毒率居民区为4.08%,野外为0.00%;鼠种构成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41.86%),其次是大仓鼠(33.72%)和小家鼠(17.44%);2份阳性鼠肺标本均为褐家鼠。结论滹沱河献县泛区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应采取以消灭住宅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2013年03期 v.29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猩红热的传染病自动预警和人工网络实时时空扫描预警效果评价

    高艳青;刘海博;

    目的基于猩红热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和人工实时预警的效果。方法对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及人工实时预警发出的预警情况统计其阳性预测值,进行χ2检验。结果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阳性预测值为0,人工实时预警阳性预测值66.67%,后者优于前者。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应根据不同疾病特点,灵活确定首要扫描对象。

    2013年03期 v.29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4-2011年柳州市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殷凯;沈潘燕;梁忠福;陈启纳;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4-2011年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柳州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2004-2011年丙类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405.38/10万,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主,共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8.65%,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市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发病最多,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论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进行督导、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

    2013年03期 v.29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邓健;郭瑞玲;黄亮;郭娜娜;马艳霞;张治芳;李晓伟;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按发病日期收集邯郸市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报告的HFMD病例信息,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邯郸市HFMD发病率为218.01/102万、122.54/10万和34.90/10万,呈连续下降趋势;同一时期不同县区发病率差异大,且顺位相对固定;男女性别比为1.70:1,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2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28.67%、53.79%和59.71%,有向小年龄组集中的趋势;与此相对应,散居儿童的比例分别为88.36%、89.86%和91.39%,也存在上升趋势。结论邯郸市2008-2010年,连续三年HFMD城高流行状态,尤其以2009年为发病高峰年,2011年转入低流行状态。不同流行状态,HFMD流行曲线不同,HFMD发病率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根据HFMD的流行规律,邯郸市2012年可能呈上升趋势。

    2013年03期 v.29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德宏州2011年艾滋病流行态势及控制效果分析

    杨玲;高洁;项丽芬;叶润华;杨跃诚;段松;龚渝蓉;

    目的分析德宏州艾滋病流行态势,为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标法和蛋白印迹法监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并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结果检测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清110 415份,阳性1 065份,阳性率0.96%,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报告艾滋病321例,死亡205人,发病率26.50/10万,死亡率16.92/10万;发放宣传资料101 619份,推广避孕套876 044只,为吸毒者交换针具582 673具,并对HIV阳性和吸毒者加强了管理。结论德宏州艾滋病流行态势稳中有降,但流行态势仍然严峻,需继续加强监测及干预措施。

    2013年03期 v.29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11-2012年江阴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研究

    缪国忠;陆红达;

    目的调查分析江阴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每年选取5个镇(街道),每个镇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5户进行调查。结果 100%的村有村政规划、环境卫生制度和配备专职保洁员;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工业,农村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00%;80.00%的农村存在生产性垃圾,50.00%再利用,100.00%进行了处理,95.00%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生产性污水100.00%进行了处理,生活性污水处理率为60.00%;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6.12%,自来水普及率为97.37%。结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环境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更高。

    2013年03期 v.29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扬州市2004-2011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和防制对策分析

    张军;姜辉;祖荣强;李锦成;王寅;

    目的探讨扬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对2004-2011年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结果戊肝上升趋势明显,发病数已明显超过甲肝,戊肝以35~70岁有壮年和老年高发。结论应结合戊肝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制工作,戊肝防控工作和意识亟待提高。

    2013年03期 v.29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9-2010年度乌鲁木齐市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马合木提;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力木;高枫;孙梅英;樊旭成;薛娜;陈薇;

    目的对2009-2010年度乌鲁木齐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09-2010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诊室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比例,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与2006-2008年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35周ILI%(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开始呈波浪式上升,41周(十一长假后)至第44周ILI%开始急骤上升,44周达高峰(17.01%),是近几年最高水平。45周开始ILI%又呈快速连续回落趋势,下降到50周的4.35%。病原学检测显示,哨点医院采集的标1 915份本中,流感病毒阳性511份,阳性率26.68%,其中甲型H1N1阳性396份,占77.50%,H3N2阳性43份,8.41占%,H1N1阳性18份,占3.52%,B型阳性54份,占10.57%。结论在本监测年度乌鲁木齐市发生甲型H1N1暴发流行,高峰出现在44周,较往年提前了8周,进入2010年后则以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为主。

    2013年03期 v.29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自治区2008-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彬;闫绍宏;王哲敏;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08-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风疹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08-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共报告风疹病例4 491例,发病率4.6/10万。风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以10~20岁为高发年龄组,主要集中在学生及青少年。全区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阿拉善盟和呼伦贝尔市发病率较高。结论风疹的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及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实施麻风腮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流行有效的措施,应加强对漏种儿童和青少年的补种工作,以提高麻风腮疫苗接种率,防止风疹的暴发流行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发生。

    2013年03期 v.29 275-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卫市沙坡头区2007-2011年结核病控制实施效果分析

    曾红志;

    目的分析沙坡头区2007-2011年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7-2011年结核病控制执行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OTS以乡为单位覆盖率100.0%,五年转诊疑似肺结核病人9 322例,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12例、复治涂阳71例,涂阳新登记率平均为27.9/10万。新涂阳肺结核的治愈率为90.5%。复治涂阳治愈率为75.3%,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为57.9%。结论加强了结防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的有效协助,促进了沙坡头区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市级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较低,今后应该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转诊到位率。

    2013年03期 v.29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川市兴庆区2010-2011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王洪丽;王雁德;

    目的了解兴庆区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哨点监测方案对辖区2010年、2011年吸毒、暗娼、孕产妇3类人群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用EPI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高达50%以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在此人群中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监测中未发现HIV感染者,2011年HIV感染率为0.25%;2、暗娼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中、低档次不同,且在低档次暗娼中已出现HIV感染者。结论加强吸毒者和暗娼人群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100%推广使用安全套是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加强多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落实艾滋病预防服务措施。

    2013年03期 v.29 280-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4-2010年内蒙古包虫病疫情分析

    宋壮志;姜晓峰;宋健;

    目的阐明我区包虫病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2.0软件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2004-2010年包虫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全区包虫病累计报告病例389例,各年依次为10、25、33、51、100、69、101例;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2,患者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43.5岁,20~60岁年龄段,占全部病例的76.87%;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占全区报告总病例数的80%。结论包虫病已成为我区广大农牧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力度。同时提高包虫病疫情的报告质量,为相关部门进行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

    2013年03期 v.29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后的安全性分析

    李瑞芳;李建坡;马玉忠;王峻巍;张振国;张连山;李琦;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013年03期 v.29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整合子-基因盒体系与细菌耐药关系及研究进展

    张弘;高伟利;张双宅;刘维华;

    目前,细菌耐药性已经对公共卫生问题构成严重威胁,整合子-基因盒体系是介导细菌获得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播散的重要分子机制。整合子在整合酶作用下识别并俘获游离耐药基因盒,随着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播散,造成细菌间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本文就整合子-基因盒体系的结构、分类、分布、起源及播散机制等几方面研究近况开展讨论。

    2013年03期 v.29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石家庄市从业人员戊型肝炎感染率的调查

    顾海燕;张洁;姜彩肖;张惠超;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状况。方法对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对其血标本进行抗HEV-IgG的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EV感染状况。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6 258份,总阳性率为8.07%。其中男性抗HEV-IgG阳性率为10.33%,女性为7.02%,男性高于女性,且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结论石家庄市从业人员HEV感染率较高。

    2013年03期 v.29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商洛市HIV患者机会感染与CD4关系分析

    段勇波;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机会感染的特点及与CD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96例患者CD4细胞计数,分析不同CD4水平患者的机会感染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机会感染,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发烧、消廋、乏力、口腔白斑、腹泻等;机会感染主要有:口念珠菌感染、肺炎、带状疱疹、肺结核等。当CD4细胞数≥200/μl时,感染率为25.0%,机会感染发病率较低,当CD4细胞数<200/μl时,感染率为63.1%,机会感染显著升高。结论随着CD4细胞的计数减少,HIV/AIDS患者机会感染发病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013年03期 v.29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黄素及硒对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苏军;陈金;许秀举;

    目的探讨硒、核黄素及核黄素加硒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硒、核黄素及核黄素加硒饲养小鼠,通过测定抗氧化作用、抑瘤率、生命延长率来判定其抑制肿瘤的效果。结果硒组、核黄素组及核黄素加硒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明显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小鼠肿瘤明显小于阳性对照组,生命天数明显大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硒、核黄素及核黄素加硒能提高荷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且能延长生存期,但核黄素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不明显。

    2013年03期 v.29 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内蒙古2001-2010年长爪沙鼠鼠疫监测分析

    赵成祥;巴特尔;石杲;范蒙光;

    目的了解近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鼠疫监测资料并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1-2010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2 527.5hm2,捕获鼠53 512只,密度为3.58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6 926只,染疫鼠529只,阳性率为0.79%。培养蚤数20 134组,阳性蚤数402组,阳性率为2.00%。10年中检出鼠疫菌株931株。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8 001份,检出阳性血清107份,阳性率为0.59%。结论在该疫源地共有16个旗(县、市)有动物鼠疫流行,虽然流行趋势趋于自然流行状态,但是不排除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应加强对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止发生人间鼠疫的流行。

    2013年03期 v.29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漯河市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赵桂让;黄道靖;李康;

    目的了解漯河市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方法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进行现场查看及询问填写调查表,再现场检测部分洁净手术室。结果漯河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在设计等级、建筑布局、设备安装、综合管理及自身检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同指标不同等级洁净手术室共检测198间,合格162间,合格率为81.81%。结论漯河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急需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

    2013年03期 v.29 301-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1~14岁儿童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柴贵德;

    目的了解青海省1~14岁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价脊灰疫苗接种效果。方法采用微孔塑料板法检测脊灰中和抗体,≧1;4为阳性。结果对全省5个地市各选择一个县(区)随机抽取1~14岁儿童共1 069人进行脊灰抗体水平检测。结果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95%、95.14%、94.2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Ⅰ、Ⅱ、Ⅱ型分别1∶228.16、1∶292.80、1∶216.78。全省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分布不均,西宁市较高Ⅰ、Ⅱ、Ⅲ型分别为98.62%、97.46%、97.70%,海西州最低Ⅰ、Ⅱ、Ⅲ型分别为90.43%、92.67%、89.01%。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1~4岁组最高,随年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递减。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地区及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有非常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省1~14岁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地区间还有较大差异,建议全省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要进一步加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切实提高免疫成功率。

    2013年03期 v.29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门源县2010年高血压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许志华;冯向先;

    目的掌握门源县居民高血压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状况,找出影响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当地开展针对性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门源县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数据库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源县2010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9.67%。超重肥胖、高龄是影响门源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在居民生活行为方式中,饮食改变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不容忽视。结论门源县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应积极开展维持健康体重的干预活动,并加强高血压病人规范化管理,减少高血压病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

    2013年03期 v.29 306-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越边境地区三起河豚鱼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林树珍;冯柏;施向东;

    目的探讨中越边境地区东兴市河豚鱼中毒事件的发生、中毒规律及特征,为今后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发生在东兴市的3起河豚鱼中毒事件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东兴市2007-2010年共发生的河豚鱼中毒事故3起,中毒人数9人,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22.2%。导致中毒的河豚鱼有二例由越南流入国内,有一例为国内捕捞。结论河豚鱼中毒多因民众对河豚鱼危害性认识不足引起,建议行政监管和科普教育。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2013年03期 v.29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2-2011年郧县艾滋病疫情分析

    李朝宏;崔小波;朱建武;

    目的了解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郧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郧县共报告HIV/AIDS 26例,其中2011年报告8例占30.77%(8/26);农村地区分布较多为22例占84.62%(22/26);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年龄组占69.23%(18/26);职业分布以农民工(占53.85%)和商业服务(占23.09%)为主;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25例占96.15%(25/26),其中异性传播17例占68.00%(17/25),而经配偶感染3例占17.65%(3/17);男男同性感染8例,占32.00%(8/25);性传播中外地经性传播22例占88.00%(22/25)。结论应重点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和主动监测工作。

    2013年03期 v.29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1年西宁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崔鹏;韩成华;

    目的以2011年西宁市102个蔬菜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测定其中14种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结果 102份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出率分别为6.9%、30.3%、0.9%超标率分别为2.9%、13.7%、0.9%。结论蔬菜农药总体情况良好,但在蔬菜农药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重视。

    2013年03期 v.29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建设特点及作用探讨

    曾娟;冯素青;高贵军;董辉;刘则军;邓祖昆;李国欣;李大鹏;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建设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及对运行情况调查,探索出了适用于我省的"12320"公益电话建设特点及模式。方法总结河北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的筹建、开通过程,分析当前热线电话运行状况、特点以及取得成绩。结果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在11个设区市分别建立独立"12320"呼叫中心,具有本地特色,能够较好的开展政策解答、健康咨询、投诉举报等多项职能,特别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充分发挥"12320"卫生电话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作用。结论河北省"12320"公共卫生电话具有河北特色,功能齐全、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种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2013年03期 v.29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口市2006-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发病因素分析

    马淑萍;王天满;

    目的探讨张家口市狂犬病暴露者发病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张家口市2006-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张家口市2006-2011年共报告狂犬病35例,发病率为0.2/100万~2.9/10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0万。报告的狂犬病35例中,犬伤的33例,占94.29%;被来源不明无主犬伤17例,占51.51%;非诱发突然被动物致伤26例,占74.28%;伤及手部21例,占60%;潜伏期51~60d16例,占45.71%;伤口未处理18例,自行处理14例,村卫生室处理3例,规范性处理0例。仅有2例注射过狂犬免疫球蛋白,2例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结论暴露发病者没有对伤口进行规范性处,不进行或不及时进行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尤其儿童的自我防护能力。及时有效的为暴露患者进行伤口处理,规范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与狂犬疫苗。

    2013年03期 v.29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李建坡;李瑞芳;李琦;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疫苗的意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孕妇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所出生医院,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孕妇22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拒绝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76.2%的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82%的孕妇知道有关甲流疫苗的信息,其对甲流疫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62.4%),通过医生介绍的仅为3%。结论孕妇拒绝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为提高孕妇的接种意愿和甲流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应加大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并加强医生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宣传。

    2013年03期 v.29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青岛市崂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李艳;段超;张涛;

    目的分析青岛市崂山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影响其流行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Excel2003软件统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0年崂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898例,发病率为350.7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发病高峰期在4~9月份,占全年总发病数的91.87%,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67.26%,男女之比为1.41∶1,病原学检测以Cox A16感染为主,据传播途径等分析,社区环境卫生差,去过公共场所,家庭成员卫生习惯差以及父母职业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儿童患手足口病的机率较高。结论崂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时间、职业和性别差异,针对疫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升级。

    2013年03期 v.29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实验室内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养殖方法

    刘仰青;李卫民;陈海婴;柳小青;郭学俭;

    通过对实验室内蚊虫饲养器具的设计和饲养条件、方法的优化组合,在室内成功饲养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根据文献报道方法和平时饲养心得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高效、经济和实用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养殖方法。

    2013年03期 v.29 324-32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安徽淮南发现林杜棘口吸虫(简报)

    王克霞;孙恩涛;

    在淮河水系的高塘湖、窑河和焦岗湖等沿岸居民饲养的家鸭盲肠内发现了林杜棘口吸虫。

    2013年03期 v.29 326+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与管理

  • 餐饮单位熟食护布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冀占领;

    目的了解熟食护布卫生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25.71%;致病菌不合格率为3.81%。结论加强餐饮单位卫生法律法规和消毒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

    2013年03期 v.29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1年延平区托幼机构餐饮具玩具消毒质量调查

    陈华;

    目的了解延平区托幼机构餐饮具玩具卫生消毒质量状况,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区内所有托幼机构餐饮具、玩具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从辖区内共采集检样1 418份,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0.62%。碗、汤匙、口杯、玩具、熟食盆、熟食桶、菜勺的合格率依次为92.83%、90.46%、92.74%、92.03%、86.02%、88.78%、82.76%。结论该区托幼机构的餐饮具玩具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较高,卫生消毒隔离和方法有待培训和提高。

    2013年03期 v.29 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连市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效果分析

    梁玉红;高丽;周令;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提高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质量。方法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2011年大连市99所托幼机构的室内动态空气、物体表面、儿童用品及玩具、保教人员手、幼儿手、餐饮具等样品进行了现场样品采集与检测。结果共检测样品671份,合格581份,总合格率为86.59%。其中室内空气、玩具合格率达到90%以上,物体表面、保教人员及幼儿手、餐具合格率低于85%,冷热水龙头合格率最低仅为50%。结论水龙头和幼儿手消毒合格率低,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力度。

    2013年03期 v.29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疾病控制与临床

  • 赤峰市2010年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林素华;王晓清;刘鸣寒;李均华;

    目的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了解经过健康教育宣传后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地方病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问卷时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关于几种地方病的防治知识,统计知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对几种地方病的知晓率分别为49.13%、69.60%、45.19%、41.11%、73.09%、54.81%,经过健康教育宣传和干预,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知晓率分别为94.49%、94.49%、95.19%、95.31%、91.85%、100%。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人群的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013年03期 v.29 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赤峰市巴林左旗2011年居民死亡分析

    李金钟;宁凌芩;迟艳玲;

    目的掌握巴林左旗居民的死因现状情况,确定其严重危害巴林左旗人群健康的疾病种类。方法 2011年巴林左旗人群死亡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对象为全旗所有常住人口。死因分类标准按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进行。结果 2011年死亡报告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排在前4位的死因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2.01%。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巴林左旗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防治工作中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有效的干预和预防的措施,从而才能有效地降低巴林左旗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3年03期 v.29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45例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刘雪梅;焦梅红;尹丽娜;

    对45例狂犬病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对暴露后用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而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即时进行伤口处理率低(8.89%),使狂犬病病毒未能即时清除;严重暴露者的比例高(71.11%),潜伏期短,又很少用被动免疫等均是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另外,作者提出对免疫程序进行研究,并重视加强犬病疫苗免疫的注射和对血清中抗狂犬病抗体效价进行监测,以减少其发病。

    2013年03期 v.29 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16例新发现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蒙福荣;潘瑾玉;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鸣县1996-2010年间每年新发现报告的21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人群特征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鸣县2006年以后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性传播为主,占82.41%;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占82.87%,60岁以上年龄比例逐年增多,感染者以农民、低学历为主,以流动人口为主,非流动人口比例逐年升高,病人以被动检测发现为主,新发现感染者已发病的人数占有37.96%。结论武鸣县近几年来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中老年病例呈上升趋势。加强广泛宣传力度,加大重点人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艾滋病防治意识,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

    2013年03期 v.29 337-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观察

    栾相明;姚治安;

    目的了解本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病人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对抗病毒治疗患者不同阶段的体重、病毒载量和CD4、等指标监测,观察其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规范治疗24个月后,2名患者较治疗前体重增长、抑制病毒复制和恢复CD4T淋巴细胞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对2例AIDS两年的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效果评价指标连续监测,可以看到,足量、合理、规范地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有效地起到了延长感染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

    2013年03期 v.29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塔城市某学校B型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崔刚;张东江;

    目的调查塔城市某学校一起流感疫情的暴发原因,为今后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所在群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并采集患者咽拭了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学校共有2 481师生,140人发病,罹患率为5.58%;14例病人咽喉部分泌物样本送地区CDC检测,检出8份B型流感病毒株。结论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疫情为B型流感爆发疫情,教室空气流通不畅及未实施严格隔离措施是此次暴发关键因素。

    2013年03期 v.29 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检验技术

  • 土壤中四种阴离子超声波提取方法研究

    胡平;赵树青;王丽;王淑惠;崔丽华;

    目的建立土壤中四种阴离子超声波提取方法。方法应用超声波提取土壤中的4种阴离子(F-、Cl-、SO42-、NO3-),经固相萃取柱纯化,采用离子色谱进行定量分析,对不同提取溶剂(去离子水、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提取温度(10~50℃)、提取时间(10~50min)、提取次数(1~5次)与提取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去离子水作为提取溶剂,30℃时提取30min,超声提取1次,能取得较高的提取效率。结论此提取方法简便,省时省力,无污染。

    2013年03期 v.29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任军霞;李巧改;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采集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的病原菌,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从采集的2份剩余食物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2位患者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抗体水平有4倍以上的增高。结论该次食物中毒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所致。

    2013年03期 v.29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布鲁氏菌病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前带现象的产生及其对策

    连俊;马丽芳;

    目的布鲁氏菌病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serum agglutination test,SAT)的前带现象,是影响急、慢性期布病患者的诊断的重要干扰因素,常造成假阴性结果而延误病情的治疗。因此我们对布鲁氏菌病特异性SAT检测是否存在前带现象及其程度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寻找清除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对5 838人份血清,先用琥红平板做初筛试验,对筛查出的阳性者,用SAT检测进行确诊试验。结果共诊断出布病患者359例,并且26例患者的SAT出现前带现象,占总病例数的6.15%。结论布鲁氏菌病特异性SAT检测存在前带现象,在日常检测中血清稀释倍数要达到1:400以上,防止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2013年03期 v.29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嘴山市2008-2011年狂犬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刘冬梅;何锋;

    目的分析石嘴山市2008-2011年狂犬抗体检测结果,了解狂犬抗体的免疫状况;方法对1 456例全程注射狂犬疫苗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gG抗体;结果受检人数1 456例,其中阳性1 407例,阳性率96.6%,阴性49例,阴性率3.4%。阳性率逐年递增,被犬咬伤人群24h内能够及时并全程的接种疫苗,并在有效时限内进行抗体检测。年龄偏大人群阳性率较低;结论注射狂犬疫苗可产生有效的抗体,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2013年03期 v.29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与分析

    李宏茹;石杲;李保荣;

    本文探讨了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规范布病防治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效利用布病档案材料的前提。只有做到科学有序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的档案材料依据。

    2013年03期 v.29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血液检测人员防护艾滋病措施

    王锐;李莹;

    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趋势,探讨血液检测人员防护措施。方法结合近年来各方面研究资料,了解职业暴露的各方面原因,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艾滋病防护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美国CDC研究资料,发生针具刺伤时,HIV感染的机率为0.33%(20/6 135),粘膜表面暴露时,感染HIV的机率为0.09%(1/1 143)。严格执行防护措施是从事医疗和实验室检测活动的前提。结论按要求进行安全操作,认真进行防护,能够避免医护及血液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暴露事件。

    2013年03期 v.29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院消毒供应室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作用和地位

    张秀芬;郝海水;

    供应室的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位。做好医院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内感染和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把好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关;加大医院自身消毒质量监测;有效控制了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真正减少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消毒质量控制与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2013年03期 v.29 35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