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君卿;赵川;郭玉钗;苗力雁;李丽;李四凯;
目的了解山区县留守儿童接种率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专业人员通过入户和走访对留守儿童接种率和监护人知晓率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低,尤其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对照儿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是适龄儿童接受免疫规划服务的一个危险因素,加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2013年12期 v.29 1299-1301+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学礼;高学平;魏浩;
目的记录宁夏中气门螨与昆虫相关的种类。方法采用昆虫生态学调查方法对所获螨类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发现与昆虫相关的种类60种,隶属9科26属。结论宁夏中气门螨与昆虫相关种类不断被发现,证实螨类栖境的多样性与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性。
2013年12期 v.29 1302-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伟;姜文国;王梅;
目的全面了解济宁市医疗机构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现状,为下一步完善和提高应对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宁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调查的13家医院应急指挥及预案制定完善、培训到位,救治能力基本符合流感定点救治医院要求,疫情报告体系、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完善,大部分医院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的通风、排风情况良好,并设有呼吸道疾病隔离病房。2008年、2009年分别只有3家、4家医院被拨付公共卫生工作经费,2009年只有5家被拨付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项经费,2008年、2009年均有4家医院存在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所有医院均没有负压隔离病房。结论济宁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具备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要提高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配备救治设备、储备应急防护物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2013年12期 v.29 1306-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燕杰;
目的了解1973-2011年常州市天宁区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变化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73-2011年天宁区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3年以来天宁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年平均发病率达1 782.33/10万,2000-2003年达历史最低水平(192.18/10万),2004-2011年为309.96/10万;传染病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由70年代以肠道类为主转变为2000-2011年以血源及性传播类及呼吸道类为主肠道类为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90年代开始持续保持在低发病水平;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从255.57/10万降至49.33/10万;2004-2011年传染病与2000-2003年相比,构成比类似,发病率显著上升。结论 1973-2011年天宁区采取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加强疾病监测、规范疫情处置等多项措施,传染病防制效果明显,但当前的传染病流行现状表明传染病防制面临多重威胁,需更多重视并探索新的出路。
2013年12期 v.29 131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俊娟;张建立;李国刚;席海峰;王丽芳;张青剑;樊利红;
目的调查分析家庭志愿者督导下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现况,为今后制定流动人口患者宣教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家庭志愿者督导下已完成疗程的患者的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复查、营养膳食、戒除烟酒、不随地吐痰、跨区域前通知医生等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全程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复查平均完全遵医行为率分别达到94.74%和91.23%,且农民工和学生遵医行为率均在94.44%以上,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差别不大;戒除烟酒和增加膳食营养平均完全遵医行为率在64.04%~81.03%之间;不随地吐痰的平均完全遵医行为率33.33%,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之间遵医行为率高低相差22%,且学生患者较其他职业者高50%以上。结论患者在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复查方面的遵医行为较好,学生和农民工尤为突出,但患者不随地吐痰遵医行为较差,患者在戒除烟酒、增加营养和不随地吐痰的遵医行为率与职业和文化程度有关。
2013年12期 v.29 1315-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庆芳;黄东升;马云良;何恺;王生芳;
目的描述2009年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卫生部下发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各暴发点的所有病例进行面对面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流感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9月12日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12月31日,保山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68例,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最初的病例可能为输入性病例感染所致。研究期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12月最多,共报告36例,占52.9%;地区分布以隆阳区最多,共52例,占76.5%;发病人群分布以学生为主,共56例,占82.35%,5~19岁年龄组55例,占80.88%,男女性别比为1.43:1。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81%)、咳嗽(45%)、咽痛(30%)、畏寒(30%)、肌肉酸痛(27%),其它症状主要涉及头疼、乏力、鼻塞、流涕。结论保山市首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输入性病例感染所致,高发于青少年学生,今后应抓好学校内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013年12期 v.29 1319-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海蓉;彭时辉;张艳霞;廖征;甘仰本;
目的了解南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南昌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病例3 309例,,以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1月和3-6月;发病年龄以3~10岁较多,共2123例,占全年病例数的64.16%;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5∶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周期性上升趋势,小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2013年12期 v.29 132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建萍;段飞云;王庆春;余清;李晓霞;
目的了解大理州健康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1岁、1~岁、3~岁、5~岁、7~岁、11~岁、15~岁、≥20岁8个年龄组共计3 066份末梢血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根据性别、年龄、县(市)、有无接种史分组进行卡方检验,其中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8),在年龄、县(市)、有无接种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掌握人群的免疫水平,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加强大年龄组人群麻疹疫情的监测是消除麻疹关键所在。
2013年12期 v.29 1325-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红;刘毅;
目的分析十堰市麻疹疫情流行特点和规律,探讨加速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及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2005-2012年共报告病例1 30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10万。2005-2011年麻疹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012年迅速下降,发病率降至最低,不同年度间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52,P<0.01)。8个县(市、区)中,茅箭区年均发病率最高,超过10/10万,其次为房县7.82/10万,竹山县最低为1.0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6月份,共发病850例,占病例总数的65.23%。发病最小年龄3月龄,最大年龄65岁,1-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31.62%,其次为<1岁年龄组,占25.63%,1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占4.99%。结论十堰市近年来麻疹疫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个别县(市、区)疫情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等,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2013年12期 v.29 1328-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芳;马长利;张秀绘;匡秀岳;
目的了解滨州市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阳性率影响因素,提高阳性率。方法 2011-2012年,收集滨州市所辖各县区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1 226份,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分析阳性率影响因素。结果总阳性率为52.12%(639/1 226),发病2d内的标本阳性率较高,时间间隔越久阳性率越低;重症病例阳性率高于轻症病例;西南部县区阳性率高于东北部县区;12~次年1月份和5~7月份阳性率高于其余月份;各年龄组阳性率呈抛物线形。结论采集时间、病例类型、患者年龄、发病月份、地域分布与阳性率相关。
2013年12期 v.29 1331-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安然;李碧美;王江敏;孙相廷;罗松道;张铭光;赵艳;罗启松;
目的评价陇川县2004-2012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项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检查疑似肺结核患者2 799例,年均就诊率1.75‰,根据肺部X线检查、痰涂片镜检和临床特征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42例,年均发病率40.06/10万;管理治疗病人642例,治愈598例,治愈率93.15%;死亡6例,病死率0.37/10万。结论结核病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绩,但还有潜在的病例及传染源,需继续依托项目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2013年12期 v.29 1334-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宁生;乔任平;陈丽芬;
目的全面分析柳城县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该地饮水设施建设和水质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取样采集2008-2012年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GB/T5750.12-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600份水样,2008年水样合格率是12.50%,2012年水样合格率是65.00%,水样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6.00,P<0.05);地下水合格率(38.06%)明显高于地表水合格率(20.26%)(χ2=23.14,P<0.05)。结论细菌超标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水源的防护与卫生监管。
2013年12期 v.29 1337-1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小垒;房天喜;邓娇凤;莫春凤;黄亚铭;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的全州县本世纪以来狂犬病流行特征,为该县的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该县1999-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结果该县在过去的14年中共出现176例狂犬病病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60/10万,死亡率为100%。9、10、11月份病例数占38.64%,0~5岁幼儿病例占病例数的11.93%,40~65岁占61.36%,农民被感染者占80.68%。该县狂犬病病例主要集中在该县的两个区域六个乡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47.85%,而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2.50%。176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有173例未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3例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所致。结论本世纪以来该县狂犬病病例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病例在数量增加,其防制任务仍然严重。
2013年12期 v.29 1340-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万霞;张金枝;汪雪洋;贾江维;
目的掌握襄阳市城区不同类型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了解其供水水质卫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襄阳市城区市政集中式供水、自建集中式供水各2个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10个的卫生管理、制水设备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区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和水源水进行水质监测,采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市政集中式供水、自建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8.37%、85.19%、74.07%,以市政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最高(P<0.01)。不合格的指标分别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游离性余氯。结论襄阳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加速改造制水工艺和配水系统,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2013年12期 v.29 1343-1344+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晓梅;张明明;张翠改;段瑞生;宋光耀;史瑞华;刘晶;
目的了解河北省人群超重、肥胖的现状,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水平、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河北省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49 083人进行研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体重指数,结合肝脏超声检查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脂肪肝的关系。结果体检人员中男27 907人(56.86%)、女21 176人(43.14%),男女肥胖率分别为21.79%、9.86%,超重率分别为45.19%、28.96%。肥胖组及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Ⅰ、Ⅱ期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TC、TG的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下降,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中、重度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与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血压和脂肪肝的异常率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控制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对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有重要意义。
2013年12期 v.29 1345-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炳杰;单秀红;张峰;田秀兰;刘坤;李占元;刘子龙;赵宁;
目的依据抚宁县2007-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制定、完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软件,描述分析抚宁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综合分析宿主动物密度、带毒率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平原地区与山区、半山区发病无明显差异(χ2=2.83,P>0.05);以1-5月发病为主;发病人群集中在15-59岁男性农民;居民区鼠密度1.97%,野外鼠密度0.63%,鼠带毒率18.63%;发病率与居民区鼠密度(r=0.917,P<0.05)、野外鼠密度(r=0.9220,P<0.05)及鼠带毒率(r=0.938,P<0.05)均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2007年以来,抚宁县HFRS发病率与鼠密度、鼠带毒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均呈高度正相关,防控工作已见成效。
2013年12期 v.29 1349-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梅玲;张以祥;
目的了解洪泽县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洪泽县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38/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14岁,占全部病例的85.69%,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0.11%;3~5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8年来,小学、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计13起,发病225例,占总病例数的39.75%。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与管理、提高15岁以下人群腮腺炎疫苗接种率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3年12期 v.29 1351-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聂玉梅;
目的观察苦瓜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8周龄雄性SH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SHR组)、卡托普利组(C组)、苦瓜提取物低剂量组(L组)、苦瓜提取物中剂量组(M组)和苦瓜提取物高剂量组(H组),另取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连续灌胃8周,每2周平行测量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与SHR组比较,C组SBP、DBP、MBP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AngII和ET-1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L组S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P和MBP显著降低(P<0.05);M组和H组的SBP、DBP、MB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H组血清AngII和ET-1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苦瓜提取物能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AngII和ET-1浓度有关。
2013年12期 v.29 1364-1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明明;贾晓梅;王超;高伟;彭克楠;赵明;张翠改;李亚丽;
目的观察分析对衰老大鼠给予何首乌饮后大鼠卵巢组织凋亡相关蛋白FOX、SIRT1、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给予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法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何首乌饮连续灌胃60d,大鼠断头取卵巢。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FOX、SIRT1及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卵巢细胞FOX、SIRT1及c-Myc表达量降低;何首乌饮可使卵巢组织FOX、SIRT1及c-Myc表达量增加,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饮方剂能延缓衰老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凋亡相关基因FOX、SIRT1及c-Myc蛋白表达抑制卵巢细胞的凋亡。
2013年12期 v.29 1368-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英奇;蒋协远;段永刚;李耀华;唐晓龙;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半月板边缘纵裂模型兔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3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半月板边缘纵裂伤模型,随机分为A、B 2组。A组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剂量均为0.1 ml/kg,每周1次,持续5周;B组膝关节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剂量均为0.1 ml/kg,每周1次,持续5周。治疗后12周,每组分别随机选择8只半月板边缘纵裂伤模型兔,完整取出内侧半月板,行肉眼大体观察。术后24周,各组将剩余模型兔按前述方法进行观察,并根据半月板边缘纵裂的愈合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2周A组有效率87.5%,B组无有效病例;治疗后24周A组有效率100.0%,B组有效率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半月板损伤后的修复有确切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有效手段。
2013年12期 v.29 1371-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尚捷;高丽芳;
目的检验尿样经过过硫酸铵消解后放置时间延长是否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样品经过过硫酸铵消解后从上午放置到下午再将实验继续进行,与上午消解完毕后依照国标不延长放置时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上午、下午时间段尿碘标准曲线吸光度比较两条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达到了0.999以上,线性良好;高、中、低三种标准物质09108 g(64.7±9 ug/L)、09109 c(151±10.0 ug/L)、09110 h(203±10 ug/L)的测定值都在给定值范围内;上午、下午时间段10份尿样经统计学配对资料分析,T=0.697<t 0.05(9)2.262,P>0.05;复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尿样经过过硫酸铵消解后不受放置时间的影响,延长放置时间与不延长放置时间对尿样碘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尿样消解后延长放置时间再继续进行实验测定的经验改进对于实验结果不受影响,既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3年12期 v.29 1373-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亚丽;张明明;张翠改;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何首乌饮对衰老小鼠卵巢PCNA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32 d,小鼠断头处死取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和PCRELISA法检测小鼠卵巢组织PCNA、端粒酶活性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卵巢PCNA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5)。何首乌饮延缓衰老各剂量组PCNA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5)。何首乌饮延缓衰老组端粒酶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卵巢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2013年12期 v.29 1375-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培生;张静蕾;王君;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的,极个别人在获得免疫的同时,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反应之外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本文报告接种麻腮风减毒活疫苗引起病毒性脑炎病例比较罕见,由此提示我们接种任何疫苗都应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存在,特别是少见或罕见反应,接种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掌握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切实落实预诊、告知制度。
2013年12期 v.29 1377-1378+1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天勇;汤静;黄华;唐毅;朱江川;张开容;
目的了解大竹县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方法对大竹县2008-2012年狂犬疫苗接种者的记录等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暴露人群就诊28 200例,其中犬类伤人占总数的99.69%;3~9月狂犬病暴露人数占总数的71.38%;暴露者男女之比为1.18∶1;<10岁暴露者占总数的36.33%;暴露部位上肢和下肢占总数的89.42%;暴露程度以Ⅱ、Ⅲ级为主,占总数的89.72%。Ⅲ级暴露人群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者仅占18.89%;发生狂犬病死亡2例。结论近年来犬类数量增多,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3年12期 v.29 1379-1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伟;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接种信息的相符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组群抽样法(PPS)随机抽取30个村,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接种率和接种证、接种卡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的接种信息相符情况。结果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脊灰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第4剂,流脑疫苗第1剂、第2剂,含麻疹成份疫苗第1剂、第2剂,乙脑疫苗第1剂,甲肝疫苗的调查接种率为87.1%~98.1%,合格接种率为84.8%~97.6%,及时接种率为47.6%~91.9%,调查的全部疫苗的合格接种率为72.4%,接种证、接种卡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信息相符率为45.9%。结论某县部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接种信息相符情况较差,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013年12期 v.29 1382-1384+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庆华;张志坤;项东;张绍文;何金奎;刘丹;
目的分析2011年唐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类,以便更好地防控手足口病的发生。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采用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1年我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 379例,报告发病率为123.8/10万,比去年上升了47.8%。病例中68.10%为散居儿童。我市所有县区均有病例报道,农村与城市发病率相差不大。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提供的数据,重症病例为96例,占总病例的1.02%。其中86例经实验室病毒检测为阳性,54例是EV71、13例是CoxA16、19例是其他肠道病毒。与2010年相比,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4~8月是高发季节。发病年龄大多在0~5岁之间。结论 EV71感染导致重症的比例远远高于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P<0.05)。因此应该特别关注EV71感染的病例,有效防控手足口病。
2013年12期 v.29 1385-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白晔;刘日宏;乔介虹;郭建科;
目的掌握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市2012年主动监测、筛查和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本市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1 195例,发病率为55.75/10万,比去年同期病例数(5 012例)减少3817例,下降率76.16%。结论 2012年各旗县市区发病率和新发病例数较2011年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连续数年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12期 v.29 1388-138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东锋;秦彦珉;梅树江;谢旭;马汉武;程小雯;房师松;王昕;吕星;
目的分析深圳市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病例情况,为防制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例人禽流感病例疫情资料。结果 2例病例均无明确的病死禽类接触史,感染方式、途径不明,未发现人传人证据。结论深圳市存在无明确暴露史的人禽流感病例,需加强相关监测工作、技术储备,并进一步研究危险因素。
2013年12期 v.29 1390-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肖太钦;
目的查明胜利油田采油作业工作人员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为防治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采油工作人员702名,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进行麻疹保护水平评价。结果 702名调查对象中,具有人群保护水平的抗体为36.9%,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P<0.01)。明确免疫史人群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人群比较,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群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20~30岁年龄组工人。
2013年12期 v.29 1393-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国书;张春芳;宋群飞;欧阳泉;
目的分析开阳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报告资料按不同地区、时间、人群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阳县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086例,其中重症35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303.24/10万。发病高峰出现在4~7月,占全年发病数的77.90%,1~3岁年龄组发病较多(851例),占78.36%;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结论 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加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及人口流动相对集中地区人群疫情防控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
2013年12期 v.29 1395-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斌忠;李永盛;王蓉;
目的分析青海省2009-2012年肺结核病患者就诊情况和发现方式,为今后青海省结核病防控技术、政策和方法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2年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省内各医疗单位及疾控系统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青海省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肺结核病疑似者62 371例,查痰总人数为599 33例,共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 119例,其中因症就诊所诊断的患者数为8 788例,构成比为62.24%。结论肺结核病疑似者就诊率为278.14/10万,需要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医防合作工作;保持结核菌痰检实验室工作质量;肺结核患者的主要发现方法为因症就诊和转诊。
2013年12期 v.29 1405-1406+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玉芝;梁霞;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束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获得营养知识的同时改善了营养状况。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预防和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2013年12期 v.29 1407-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利红;李国刚;张建立;董彬;李俊娟;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耐多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筛查,发现耐多药肺结核病例的重点人群和试验方法,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方法对选例标本进行痰涂片检查和分离培养,获得菌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 1 229例耐多药可疑症状者通过实验室筛查发现耐多药肺结核病例198例(16.11%),广泛耐多药病例21例(1.71%);初治失败、复治失败和返回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较高(χ2=8.62,P<0.05);初治失败、复治失败和其他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较高(χ2=43.03,P<0.01)。结论通过有效的试验方法进行耐多药病例的检测,针对初治失败、复治失败、返回和其他等重点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筛查,可以有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率。
2013年12期 v.29 1409-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婷婷;管境;林鹏;沈国栋;
患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6 h后死亡,青岛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治经过和青岛市尸体解剖检验中心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排除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患儿死因与乳汁吸入性窒息所致呼吸循环衰竭有关,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关联,属于与预防接种无关联的偶合症。提示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疫苗时应加强安全意识,对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要进行尸检,查明死亡原因,作出明确诊断。
2013年12期 v.29 141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如意;王天红;张清芬;
<正>患者,女,76岁。主因间断晕厥10余年,反复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4 d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晕厥发作,持续约3~5 min自行缓解,未予诊治。4个月前患者无诱因间断出现胸闷、胸痛,伴大汗、乏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治疗,上述症状仍间断发作。4 d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胸痛发作,向背部放射,程度较前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2013年12期 v.29 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