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不同膳食模式与被动吸烟小鼠肺损伤发生风险的关联

    刘晨晨;穆敏;段春寒;刘凯;陈萍;杨璐;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模式下吸烟小鼠肺部和肝脏病理切片的差异,探讨不同饮食与被动吸烟小鼠肺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用5周大小Balb/c小鼠建立小鼠被动吸烟模型。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每组又各自分为4组,分别为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含量0. 8%)组、高钙饮食组。吸烟组在染毒箱中全烟气暴露,5支/次,持续30 min/次,2次/d,两次吸烟间隔4 h,吸烟之外的时间定量饮食饲养;非吸烟组分为4组分别喂养普通饲料、高脂、高胆固醇、高钙,连续3个月后解剖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吸烟组中普通饮食吸烟小鼠肺部病变最严重,与此同时,高脂饮食吸烟组是所有吸烟组中病变最轻的,而非吸烟组的小鼠肺部基本没有病变。小鼠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除第1周(吸烟前)及第2周(吸烟初期)之外,所有饮食模式下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高脂、高胆固醇及高钙饮食与吸烟小鼠肺损伤发生风险之间有关联,在饮食中适当添加高脂、高胆固醇及高钙有助于减少吸烟对肺的损伤。

    2019年03期 v.35 205-208+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嘧草硫醚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易吉平;吴军;张丽娜;詹丽超;蔡拓;

    目的在研究嘧草硫醚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作用的靶器官。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分别用含0、15、60和240 mg/kg嘧草硫醚原药的饲料连续90 d经口喂饲,观察各组动物实验中的临床表现、食物利用率、体重变化情况,实验末期测定相关的血液和尿液学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试验期间,雌雄各剂量组动物活动正常,未见明显中毒体征和异常表现。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The Ratio of Lymphocyte,LYM%)明显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百分比(The Absolute Ratio of Neutrophils,GRA%)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雄鼠尿素氮(Urinary Nitrogen,BUN)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肌酐(Creatinine,CREA)升高;中、高剂量组雌鼠的白球比(The Albumin and Globulin Ratio,A/G)明显增高;中、高剂量组雌鼠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球蛋白(Globulin,GLB)明显降低。高剂量雌鼠的肝脏重量及肝脏系数明显升高。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肾间质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和肝脏有轻度脂变。结论嘧草硫醚原药对雌、雄SD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分别为11. 8 mg/(kg·bw·d)和11. 2 mg/(kg·bw·d),其长期暴露对动物肝肾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

    2019年03期 v.35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0天饮水砷暴露对大鼠的肝脏、肾脏和心脏的毒性损伤作用

    吴建美;尹幸念;姜华;樊树理;曲琳;

    目的研究90 d饮水砷暴露对饮水砷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大鼠肝脏、肾脏和心脏的损伤作用。方法将9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低(50μg/L)、中(150μg/L)、高(450μg/L)剂量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连续染毒90 d,采集大鼠血液,分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分离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blood urea,BU)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取材,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染砷组大鼠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APTT和PT较对照组均可见延长趋势,高剂量组雄性PT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P> 0. 05)。各剂量组雄性大鼠Hb、ALT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雌性大鼠ALT较对照组均降低(P> 0. 05);高剂量组大鼠Cr较对照组升高,低剂量组雄性大鼠Cr较对照组升高(P> 0. 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BU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雄性BU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均出现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实验组大鼠经不同剂量的饮水砷染毒90 d后,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出现肝脏、肾脏和心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2019年03期 v.35 213-21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8年河北省廊坊市食源性沙门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监测的研究

    邱颖;王宇卓;张丽敏;王敏娣;陈忠建;赵琪;李红;

    目的掌握廊坊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状况,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预警、溯源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8年廊坊市食品中分离出的24株沙门氏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并利用BIOFSUN系列微生物药敏检测系统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24株沙门氏菌PFGE分型带型分布广泛,血清型与PFGE条带表现为聚类一致性。24株沙门氏菌耐药现象严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4株菌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高达70. 83%。其中伦敦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尤为严重。结论廊坊市各区、县食品存在着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某些区县的食品污染高度怀疑源于同一污染源,存在沙门氏菌污染暴发的风险;且沙门氏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某些菌株存在多重耐药。

    2019年03期 v.35 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3431名企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现状

    李莎;陈福尊;李建国;赵春香;刘利辉;

    目的了解3 431名企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企业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3家企业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507份,回收有效问卷3 43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 83%。调查结果显示:3 431名企业员工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52. 03%,年龄、文化程度和行业类型为主要影响因素。55~65岁企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低(OR=0. 536,95%CI:0. 310~0. 927,P <0. 05);随文化程度升高,企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逐步升高;仪器仪表制造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OR=6. 322,95%CI:4. 358~9. 172,P <0. 01)。结论 3 431名企业员工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企业员工基础知识和理念素养,并使之有效转化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最终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素养水平。

    2019年03期 v.35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潘海西;黄秋芳;刘海燕;栾苑;梁雪坚;

    目的了解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南宁市2013-2015年连续4轮MSM人群2 524名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集3~5 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应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对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进行HIV-1新发感染检测,估算HIV-1新发感染率,对调查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轮调查中HIV阳性率分别为6. 98%、11. 65%、11. 98%、11. 40%,新发感染率分别为2. 48%、6. 34%、7. 10%、7. 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本地居住时间(OR=0. 583~0. 897),艾滋病防治知晓率(OR=0. 336~0. 978),性角色(OR=1. 334~1. 710),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使用安全套频率(OR=0. 501~0. 750),现症梅毒感染(OR=2. 561~4. 091)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南宁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新发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应该加强主动监测,加大干预力度。

    2019年03期 v.35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城镇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分析

    杨仁聪;钟革;黎沙;杜进发;邓秋云;陈世毅;甘明;黄影;董爱虎;陆伟才;刘静;陈加贵;韦佳楠;

    目的了解广西城镇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认知、态度和行为,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115个县区进行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 585名城镇二孩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西城镇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各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54. 07%~99. 50%之间;不同文化程度(F=23. 27,P <0. 01)、职业(F=13. 12,P <0. 01)及家庭收入(F=2. 82,P <0. 05)的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二孩父母最关注的是疫苗安全,关注度为97. 85%;二孩父母最希望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减少排队时间,需求率为77. 67%。结论广西城镇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具有较好水平的知信行,但仍需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并根据群众需求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2019年03期 v.35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刘水桂;石立红;季苏萍;吴玉灵;王志;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检出的2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实施常规监管,对2017年检出的2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实施多部门协作模式监管。比较多部门协作模式监管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及各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结果实施多部门协作模式监管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6年的1. 01%下降到2017年的0. 6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50,P <0. 01)。干预前后24 h内开隔离医嘱执行率、床旁隔离标识执行率、床旁配备手消毒剂和物品专用执行率、手卫生依从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 251,86. 333,70. 123,121. 877,148. 754,P <0. 01)。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构成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多重耐药菌检出的致病菌占比最多的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病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从2016年的47. 66%上升到2017年的73. 53%,实施前后微生物送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 104,P <0. 01)。结论多部门协作模式监管可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意识。

    2019年03期 v.35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咸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李玄;王学良;张军胜;韩燕;李漫;张佳;

    目的了解2011-2015年咸阳市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2015年咸阳市VCT门诊开展HIV检测的求询者纳入研究,对其开展问卷调查,最后对调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研究共有35190人参与,男女性别比为0. 73∶1;平均年龄(32. 38±10. 82)岁,求询者来源以主动求询者为主(75. 40%);求询原因以具有输/献血史人员为主(32. 90%); HIV抗体阳性率0. 30%。较近的求询年份、男性、35岁以上、高危人群、发生高危性行为(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咸阳市VCT求询者HIV阳性率逐年升高,而高危性行为是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大力采取针对高危性行为的防控措施,阻断HIV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2019年03期 v.35 238-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岳红卫;吕广波;高学英;梁瑞芳;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状况,为抗结核治疗提供个性化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由邯郸市辖区16个县(市、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市传染病医院上送的所有初治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1)肺结核组肝损害发生率13. 0%(65/500),高于对照组的7. 8%(3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25,P <0. 05)。(2)不同性别肺结核病人肝损害发生率男性12. 5%(48/36),高于女性的10. 4%(17/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50,P> 0. 05)。(3)不同年龄肺结核病人肝损害15~30岁组10. 1%(18/178),低于60岁以上组的17. 3%(26/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4,P <0. 05)。结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比其他药物发生率高,尤其是老年病人。故抗结核治疗时要密切检测、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保证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

    2019年03期 v.35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炎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及意义

    帖彦清;张明明;高伟;于悦卿;李新新;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炎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高脂饮食法建立SD大鼠NAFLD动物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灌胃联合黄芪多糖腹腔注射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灌胃联合0. 9%氯化钠注射液组(B组)。A、B组干预4周后处死,取标本比较两组的NAFLD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表达情况; 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炎症指标IL-6、hs CRP及应激指标SOD、GSH水平。结果所有大鼠造模均成功,A组、B组与阴性对照组大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131,P> 0. 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的肝质量和肝指数都明显降低(tA=4. 013,tB=3. 618,P <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肝质量和肝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834,P <0. 01)。A组的血清IL-6、hs CRP水平低于B组(t=3. 414,P=0. 003; t=8. 019,P <0. 01); A组血清SOD、GSH水平高于B组(t=-4. 117,P <0. 01; t=-5. 068,P <0. 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及应激状态缓解NAFLD大鼠的病情。

    2019年03期 v.35 245-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6-2017年陕西省部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监测分析

    赵一鹏;惠秋芳;张系忠;沈托;郭晶晶;刘孟文;

    目的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生面制品、馒头、面包饼干、玉米油、其他种类食用植物油5大类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本次共监测346份样品,包括生面制品76份、馒头76份、面包饼干66份、玉米油99份、其他种类食用植物油29份。其中生面制品、馒头、焙烤食品均未检出,玉米油中检出情况比较普遍,其他种类食用植物油中部分有检出。2017年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量为(70. 5±0. 814)μg/kg,2016年的检出量为(214. 0±3. 11)μg/kg,2017年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检出量较2016年明显偏低。结论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检出情况比较普遍,但是2017年较2016年大幅下降,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大力度,进一步降低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

    2019年03期 v.35 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2013-2017年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李崇亥;赵生仓;范丽霞;巴卓玛;李得恩;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2013-201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cll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与健康人群的病原学进行监测,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D、L20B细胞对AFP病例及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毒株送至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进行鉴定。结果 2013-2017年共接收AFP病例粪便标本106份,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 1株,分离率为0. 94%,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 11株,分离率为10. 38%。共接收全省健康人群粪便标本790份,分离到PV 6株,分离率为0. 76%,分离到NPEV 143株,分离率为18. 10%。AFP病例及健康人群标本中分离到的所有PV毒株中,PVⅠ型5株,PVⅢ型1株,PVⅠ+PVⅢ混合型1株,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无脊灰野病毒株。结论青海省2013-2017年无本地脊灰野毒株病例流行,阻断了脊灰本地野病毒的传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

    2019年03期 v.35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感染艾滋病育龄妇女流行病学概况

    付小凤;汤杰;周芸;张振开;周玲米;徐芳;刘岳龙;邓燕;

    了解我国育龄妇女艾滋病感染率的总体流行状况,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女性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社会支持与歧视等情况,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和母婴传播干预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2019年03期 v.35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测定动物组织中五氯酚残留

    曾涛;杨荣;邓芬芳;刘苗;于鸿;甘平胜;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动物组织中五氯酚残留的方法,并对市售的动物组织中五氯酚残留量进行调查。方法样品经匀浆提取,离心,氮吹复溶,SLC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氮吹后加乙酸酐吡啶衍生,正己烷提取,上机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并优化了色谱质谱条件。比较了50%硫酸和5%三氯乙酸的酸化提取效果,选择5%三氯乙酸作为萃取条件。方法的检测限为0. 05μg/kg,线性相关系数r=0. 9 996,加标回收率在97. 6%~102. 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使用本法测定了市售60份动物组织样品,阳性检出率达到8. 3%。结论本方法降低了因操作、乳化和衍生等前处理变化而造成的影响,增强方法的可操作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五氯酚钠为禁止使用兽药,阳性检出的样品可能源于兽药滥用或者饲养环境污染。

    2019年03期 v.35 259-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2016-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及分析

    毕红杰;张玉梅;任海鹏;王春东;卢俊荣;董晓枫;

    目的了解食源性致病菌在沧州市食品中的检出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依据《河北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技术指南(2016)》、《河北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技术指南(2017)》,对沧州市各县区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随机抽样,并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9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6-2017年共检测773份食品样品,检出致病菌173株,总检出率22. 38%(173/773),2016年和2017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 007,P <0. 001)。结论沧州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及其制品、速冻面米生制品和学校周边儿童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这几类食品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2019年03期 v.35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秋水仙素对染色体制备的影响研究

    杨秋月;赵俊鹏;蔡超;王玉君;秦磊;王晓红;

    目的探究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秋水仙素终浓度(0. 2μg/ml,0. 3μg/ml,0. 4μg/ml)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6 h,8 h,10 h)作用下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终浓度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分裂指数(F=11. 982,P=0. 000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4. 632,P=0. 004 <0. 05)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简单效应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0. 3μg/ml秋水仙素处理8 h后,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58. 8%和55. 8%。结论对秋水仙素终浓度和处理时间定量控制,试验重现性良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数目充盈,形态良好,染色体畸变分析更准确客观。

    2019年03期 v.35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某部队44个院校社会化食堂从业人员配置和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肖红;徐宝凤;王善雨;赵景平;张莉;李强;王亚伟;

    目的了解院校食堂从业人员配置和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为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提供依据。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为工具,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某部44个院校社会化食堂的从业人员配置和卫生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从业人员1 956名,健康证持证率95. 96%,农村人口占73. 62%,3年以下工龄人员占60. 12%,高中或中专学历人员占56. 90%,从业人员和就餐人数比例为1∶20~1∶25,卫生知识总体及格率86. 40%。结论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卫生素质不高,自我认同感不强,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生产效益。

    2019年03期 v.35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6-2017年广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pH值等指标分析

    周金华;谢活强;钟嶷;黎晓彤;孙丽丽;王德东;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广州市农村饮(改)水点pH值、浑浊度、总硬度、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6和2017年分别选取广州市农村饮(改)水点57和49个,在每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出厂水,检测以上5个指标,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pH值、浑浊度、总硬度、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76. 06%、77. 93%、100. 00%、100. 00%和100. 00%。PY、NS和ZC三区pH值的合格率分别为10. 00%、33. 33%和56. 00%; ZC、CH、HD三区浑浊度的合格率分别为44. 00%、64. 00%和98. 00%。pH值与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270、-0. 325,总硬度与浑浊度、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62、0. 536和0. 268,浑浊度与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500、0. 370。结论广州市农村饮(改)水点pH值和浑浊度的合格率较低,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管理。

    2019年03期 v.35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对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朱婷;刘欢;秦川;石丽平;杨科;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对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职业防护培训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6名急诊科护理实习生中得分11分及以上者145名,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 13%(145/216);"接触有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需戴手套,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针刺伤后的现场紧急处理方法"这3个条目的知晓率比较好,而对"随访观察时间"的知晓率最低;而对于"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最佳时间"知晓率仅37. 03%;"正确、合理、适时使用护目镜、隔离衣"仅50. 9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高、实习时间长、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多、喜欢护理专业、接受过专题培训是急诊科护生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实习生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欠佳,学校及医院要加强对护生进行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减少其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伤害的危险。

    2019年03期 v.35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两台常用家庭净水器净水功能比较

    王德东;周金华;钟嶷;程焰芳;刘苗;李晓晶;曾涛;杨荣;于鸿;邓芬芳;甘平胜;

    目的比较两台常用家庭净水器对饮用水的净化效果,评价其实际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厂家制造的分质超滤净水器和RO反渗透纯水机各一台,安装在两户用水量稳定且同一供给水厂的家庭中,分别在通水使用1. 5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采集滤前水和滤后水检测相关指标,分析两台净水器对各指标的去除率。结果两台净水器的滤前水和滤后水均合格;两台净水器对硒、锡、三氯甲烷、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和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铁和镍的去除效果逐渐变弱;对锌、铅和pH值的去除率均为负数。分质超滤净水器在6个月时对铝、铜、砷、银、镉、汞、铁和镍的去除率为负数;对硼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在1. 5个月为负数;对钴、锑、钡和锰的去除率逐渐升高。RO反渗透纯水机对硒、锡、铝、铜、砷、硼、钴、锑、钡、铍、三氯甲烷、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氟化物、硝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均能保持较高的去除率;对银和镉的去除率在4个月时为负数;对汞和铁的去除率在6个月时为负数;对锰和镍的去除率在第4、6个月时为负数。结论与分质超滤净水器相比,RO反渗透纯水机对大多数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应根据水质情况正确选择并定期维护净水器。

    2019年03期 v.35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海西州2016-2017年流感病毒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姜占元;周学;张静朝;何爱英;张诗爽;

    目的分析海西州2016-2017年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和病毒毒株型别,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西州流感样病例监测定点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使用狗肾传代细胞株(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 350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3份,检出率为8. 37%,其中2016年和2017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 36%(27/619)和11. 76%(86/731)。新甲型H1N1、甲型H1亚型、甲型H3亚型和乙型B-Y系的阳性率分别为1. 11%(15/1 350)、0. 15%(2/1 350)、6. 37%(86/1 350)和0. 74%(10/1 350)。113份核酸阳性标本分离到23株毒株,分离率为20. 35%,其中新甲型H1N1共11株、甲型H3亚型9株、乙型B-V系3株。结论海西州流感流行呈季节性,2017年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分析和掌握其流行特点与趋势,科学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2019年03期 v.35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市2012-2017年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肖芳;申晓君;廖瑜;邓佩佩;

    目的分析长沙市2012-2017年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 2012-2017年长沙市共报告疟疾确诊病例378例,其中境外输入376例、境内(云南)输入2例,境外输入地以非洲为主(321例),其次是东南亚国家(47例)。报告病例分型以恶性疟(272例)和间日疟(78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2. 59%。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 15%(371/378),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及民工。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初诊未诊断为疟疾者72例,初诊误诊率为19. 05%。结论要着重提高疟疾诊治及疫情处置能力,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宣传。

    2019年03期 v.35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7年河北省井陉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张世燕;左彦生;王文杰;赵新宇;李程;

    目的了解井陉县2010-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理论对2010-2017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0-2017年井陉县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20种12 159例,年均发病率474. 47/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染病病例5 893例,年均发病率229. 96/10万,占48. 48%;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病例3 382例,年均发病率131. 97/10万,占27. 81%;呼吸道传染病病例2 714例,年均发病率105. 91/10万,占22. 3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病例169例,年均发病率6. 59/10万,占1. 39%;新生儿破伤风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0. 04/10万,占0. 01%。结论井陉县2010-2017年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趋于稳定,但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态势,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向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转移,同时对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不能放松。

    2019年03期 v.35 293-295+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2010-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猩红热疫情特征分析

    刘峰;刘凤仁;俞国龙;陈嘉慧;叶碧莉;

    目的分析猩红热高发原因,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0-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深圳市龙岗区猩红热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时间序列法对猩红热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共报告3 298例猩红热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0. 53/10万;3~5月和12月~次年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布吉、龙岗和南湾街道报告数较多;男女比例为1. 74∶1;发病主要为10岁以内儿童;幼托儿童1 622例(49. 18%),散居儿童880例(26. 68%),学生762例(23. 10%)。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猩红热仍呈现高发态势,应加强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达到控制猩红热高发态势的目的。

    2019年03期 v.35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与管理

  • 河北省安新县制鞋行业苯作业危害调查

    田娟娟;张军;孙子谦;何雅秋;王倩;

    目的了解安新县制鞋行业苯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情况,为开展制鞋业职业病防治和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月对安新县三台镇制鞋行业的不同工种工人的作业环境、身体状况等进行了调查与检测。选取部分制鞋企业,对其作业场所底工车间和帮工车间的苯浓度进行检测,从底工车间中选取115名工人为暴露组,从帮工车间中选取131名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作业工人进行实验室血象检测和神经系统检查。用SPSS 16. 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帮工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底工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明显高于帮工车间;暴露组人群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 048,99. 815,P <0. 05);同时暴露组的各种相关症状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底工车间苯浓度超标是暴露组人群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重要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车间环境苯的检测与控制,减少由此带来的职业危害,增强制鞋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意识,特别是血常规的检测,及时发现敏感人群,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2019年03期 v.35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检验技术

  • 高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痕量锡和硒

    陈峰;杨清华;戴志英;谢超;

    目的建立高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痕量锡和硒的方法。方法利用高压微波消解奶粉,在样品消解液中加入150 g/L硫脲-坏血酸作为预还原剂,用2%盐酸作为介质,加入2%的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锡和硒元素。结果在最佳测试条件下,硒方法检出限为0. 3μg/L,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 0%~2. 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 7%~99. 6%。锡方法检出限为0. 3μg/L,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 7%~3. 4%,样品回收率为97. 0%~100. 6%。结论本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用于奶粉中锡和硒的测定,结果满意。

    2019年03期 v.35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