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玉琴;郝海燕;金红;王苏玮;裴秀坤;丁婷婷;刘毅刚;
目的探讨河北省两城市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方法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从夏半年、冬半年、全年3个时间段分析2015-2016年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石家庄市、张家口市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均值均有差异。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石家庄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为PM_(10)、PM_(2.5)、NO_2、O_3、CO、SO_2,张家口市为PM_(10)、PM_(2.5)、NO_2、O_3、SO_2,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为影响两城市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两城市O_3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PM_(2.5)、NO_2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M_(10)、O_3、CO、SO_2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石家庄市CO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张家口市SO_2浓度与温度、NO_2浓度、风速呈负相关;石家庄市3个时间段、张家口市冬半年PM_(10)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PM_(2.5)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张家口市夏半年、全年PM_(10)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PM_(2.5)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存在显著相关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为影响污染物浓度的主要气象要素。
2019年05期 v.35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雯;王建红;周君;张岭;张志坤;刘丹;
目的了解唐山市2007-2017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月发病数的趋势性和季节性,建立布病分析模型,为布病短期预测与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唐山市2007-2017年布病月发病人数,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并进行短期预测预报。结果唐山市2007-2017年布病疫情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2013年后大幅攀升。从季节性来看,每年的5~7月为发病高峰。选取的最优模型为ARIMA(0,1,0)(1,1,0) 12。运用此模型对2018年1~6月唐山市布病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各月预测值分别为11、12、16、16、24、20例。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拟合唐山市布病月发病数的时间序列模型精度较高,适合唐山市布病发病数的短期预测。
2019年05期 v.35 415-418+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葛利辉;董文逸;陈益芹;黄金萍;
目的调查HIV单阳家庭夫妻双方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设立对照组、阳性方和阴性方组,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对HIV单阳家庭夫妻双方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HIV单阳家庭中,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领域,阳性方的得分均低于阴性方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 280、45. 580、14. 304、43. 676和7. 883,P <0. 01);在健康变化领域,阳性方和阴性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 485,P <0. 01)。此外,HIV单阳家庭阳性方男性生理机能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733,P <0. 01)。结论 HIV单阳家庭阳性方生活质量某些领域得到改善,但总体上得分偏低,而感染HIV阳性方对阴性方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的干预措施,提高阳性方的生活质量。
2019年05期 v.35 419-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杨;陈纯;谢华萍;陆剑云;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201291例手足口病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96. 93/10万,重症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 55∶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5~7月(98 280例,占48. 82%),9~10月为第2个发病小高峰(49 548例,占24. 62%)。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181 300例,占90. 08%),其中散发儿童最多(155 428例,占77. 22%)。实验室确诊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病例为主(5 604例,占74. 96%),2017年EV 71病毒比例有所上升(604例,占29. 12%)。结论手足口病夏秋季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儿童为防控重点,由于EV 71型病毒较活跃,医疗机构应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与救治,疾控部门应拓宽渠道,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2019年05期 v.35 423-425+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卢晓琴;胡波;李芳;李金科;杨靖;李健;谭华炳;
目的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工程启用后对某三甲医院肺吸虫病住院病人的发病率、临床诊治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某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住院确诊的肺吸虫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并与本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动前肺吸虫病临床诊疗情况作对照,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动对该地区肺吸虫病的影响。结果住院肺吸虫病病人共19例,男性16例、女性3例,年龄6~12岁(平均8. 9±1. 1岁);病前1~6月有疫源接触史(18例生食溪蟹,1例饮用溪水);病人以水源区上游安康市居多;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诉6例,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5例,皮下包块为主诉4例,全身水肿为主诉1例,消瘦、消化不良为主诉1例,腹痛为主诉1例,发热为主诉1例。体检:肺部啰音、胸腔积液10例次;肝脏肿大4例次;皮下包块3例次;颈强、皮疹、全身水肿、腹腔积液、扁桃腺肿大各1例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显著增高100. 00%;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100. 00%; CT和MRI(增强MRI)发现颅内肺吸虫病病灶1例、胸肺部病灶22例次、心包积液1例、肝脏肿大4例、腹腔积液1例。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1周~1年。全部病例予吡喹酮治疗(2~4个疗程)均治愈。结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用后水源区肺吸虫病住院病人显著减少,误诊率上升。详细病史询问、仔细体检、科学分析EOS、影像学检查,配合肺吸虫抗原皮试,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
2019年05期 v.35 426-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新天;张楚东;陈龙;张雪宝;阮峰;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来源,为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珠海市2010-2017年布病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用时间序列分析发病季节趋势和长期趋势,描述性分析发病特征。结果 2010-2017年珠海市共报告布病病例63例,2013年发病强度显著增加,季节趋势显示4月和6月为两个发病高峰。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 17/10万和0. 33/10万。职业人群的接触方式主要以羊牛肉的加工为主(80. 95%,17/21),非职业人群的接触方式以羊牛产品消费为主(35. 71%,15/42)。无论是职业人群还是非职业人群,接触羊的发病最多,接触牛次之。分离菌株羊种3型,占95. 65%(22/23)。结论珠海市布病发病主要是接触了布鲁氏菌污染的羊或羊制品,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家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监管。
2019年05期 v.35 430-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钟曼华;李鹏宾;陈志桓;梁婉玲;黄宇迪;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布病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11-2017年人间布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7年佛山市南海区共报告布病病例98例,病例报告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68. 37%的病例发生在3~7月。病人中现住址为大沥镇的有41例,占41. 84%,其次分别为狮山镇(21. 43%)、桂城街道(18. 37%)和里水镇(13. 2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40~60岁组;高危职业暴露和市民处理羊肉制品不当可能是南海区布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通过采取加强动物检验检疫、对高危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筛查、加强市民健康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加大对医务人员布病知识的培训力度等多种预防控制策略遏制南海区布病疫情蔓延。
2019年05期 v.35 434-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媛;孔东锋;唐秀娟;秦彦珉;谢旭;高玮;陈志高;张振;梅树江;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水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深圳市报告的水痘病例、暴发疫情和疫苗接种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深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90 789例,年均发病率为161. 63/10万;发病率最高在龙岗区(230. 56/10万),最低在福田区(96. 8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11月~次年1月; 4~14岁组发病居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近5年来共报告579起暴发疫情,其中493起发生在中小学,占85. 15%,疫情最长持续时间120 d。5年共接种水痘疫苗1 079 264剂次,先后对18起疫情实施了应急接种工作,共接种水痘疫苗4 310剂次。结论 2013-2017年深圳市水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有必要实施水痘疫苗两剂次接种程序,并完善暴发疫情中的应急接种工作。
2019年05期 v.35 438-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 ] - 王婉薇;周思韩;徐勇;魏念伊;王梓璇;
目的评估内江市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评估成效。方法收集2006-2015年内江市各县(市、区)寄生虫病防治历史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内江市2005-2016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从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情况、能力建设情况、防治目标和任务实现程度、防治效果4个层面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内江市投入寄生虫病防治经费8. 2万元;配备专兼职防治人员27人,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24班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 379人次;开展监测21 472人次,驱虫916 483人次,2015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降至4. 53%,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均在60%以上,居民土源性线虫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90%以上。结论内江市总体实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但仍应加大防治工作力度,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2019年05期 v.35 442-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艳菊;郭娜娜;邓健;董伯森;李燕霞;王建蕊;
目的分析邯郸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现况研究对2015年邯郸市常住居民两周患病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邯郸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2. 9%。经卡方检验分析,筛选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性别OR=0. 808(0. 769~0. 848)、年龄OR=0. 926(0. 924~0. 927)、文化程度OR=1. 034(1. 007~1. 061)、婚姻状况OR=0. 913(0. 864~0. 965)。结论邯郸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仍较高,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存在统计学关联。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充分关注各个方面的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降低两周患病率,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019年05期 v.35 44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娟;康海燕;常巧燕;
目的调查榆林市2017年新增企业人员分布状况,为制定榆林市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榆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7年申报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职业卫生资料,按照地区、行业、规模和经济类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员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榆林市新增职业病危害企业175家,生产工人41 351人,接触职业病因素工人15 261人,占生产总人数的36. 91%。接害人数最多的县区分别为神木县(4 828人)、府谷县(3 327人)、定边县(2 913人);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接触粉尘的人数最多,为10 876人;制造业(7 184人)、采矿业(3 414人)接触危害因素的人数最多。结论榆林市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县为神木县、府谷县、定边县,制造业、采矿业为防控的重点行业,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为防控的重点企业。
2019年05期 v.35 449-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蓉;翟飞飞;李锐;薛同军;常文辉;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当前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榆林市学院在校大学生742人,对其进行持续两年的艾滋病知识健康干预,于2015年(干预前)和2017年(干预后)进行统一的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8. 5%提高到干预后的98. 8%,正确态度持有率及行为改善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安全套的使用率从12. 1%提高到93. 4%。结论卫生疾控部门联合高校共同参与的、持续的、形式多样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
2019年05期 v.35 452-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兵;付海龙;何微;胡晓倩;高娟;严钏元;田辉;杨晓敏;
目的通过分析宝鸡市2004-2016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鸡市2004-2016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圆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2004-2016年共报告自然疫源性疾病11种,3 533例病例,死亡病例41例,其中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的为狂犬病、布病和斑疹伤寒,呈下降趋势的为疟疾、出血热、乙脑,呈散发状态的为包虫病、登革热、黑热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皮肤炭疽;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疾病疫源地尚未改变,狂犬病、布病等疫区进一步扩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皮肤炭疽散发报告;乙脑、出血热等发病季节性特点明显;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 66%,男女发病之比为2. 68∶1,发病以40~59岁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7. 81%。结论宝鸡市近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防控形势严峻,流行疫源地尚未改变,有扩大的趋势,部分疫情出现上升。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病例的发生。
2019年05期 v.35 45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晓艳;何建;熊浩明;靳娟;辛有全;张琪;李胜;李翔;代瑞霞;魏柏青;祁芝珍;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牧区居民对藏系绵羊鼠疫防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卫生部门制定科学的鼠疫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8个州(市)农牧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就16个藏系绵羊鼠疫(以下简称藏羊鼠疫)的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藏羊会感染鼠疫的总知晓率为57. 3%,其中农民为63. 0%、牧民为51. 1%;对人感染鼠疫的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7. 4%,其中农民为46. 3%、牧民为27. 8%;对藏羊鼠疫传播危险因素暴露比例为53. 6%,其中农民为47. 4%、牧民为64. 3%。结论青海省农牧民对藏羊鼠疫防病知识欠缺,对藏羊鼠疫危险因素暴露比例较高,应以牧民为重点人群大力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牧民对藏羊鼠疫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19年05期 v.35 46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雪玲;李莉莉;景莉;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土拉弗朗西斯菌病(简称土拉菌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土拉菌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集中授课、面对面宣传教育和下发宣传教育资料等相结合的宣教方法,并将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估。结果 120名护理人员宣传教育前对土拉菌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仅17. 08%,单项题目知晓率最低,为4. 17%;宣传教育后对土拉菌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达97. 39%,宣传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 83,P <0. 01),尤其单项中如对土拉菌病的传播途径、临床护理重点、护理级别、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知晓率提升非常显著。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土拉菌病科普知识的宣教效果显著,为制定临床护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2019年05期 v.35 470-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玉兰;李忠玖;樊明;董世存;李积平;
目的了解青海省梅毒疫情状况,为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2011-2017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11-2017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9 813例,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11. 79%。隐性梅毒在所有梅毒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45. 10%提高到2017年的73. 09%,一期、二期、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6. 42%。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西宁市、海南州、海东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海南州、果洛州、黄南州。20~49岁组报告病例数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1. 09%,女性病例多于男性,农、牧民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青海省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控制梅毒的流行。
2019年05期 v.35 473-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武玉平;汪洋;杨爱青;徐一凡;杨洪波;王淑田;
目的了解淄博市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高风险食品,为执法部门加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等相关方法对淄博市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2016年全年共检测各类食品样品1 088份,超标111份,超标率为10. 20%。其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样品数量672份,超标率为1. 34%(9/672),超标指标包括玉米面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及赭曲霉毒素、海燕鱼鱼干中的镉、绿豆芽中的吲哚乙酸;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检测416份,超标率为24. 52%(102/416),其中水产品中的致病性弧菌及肉与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结论淄博市食品安全状况整体优良,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针对性监管,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019年05期 v.35 476-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司晓艳;李元元;许磊;王光明;刘俊;李浩;
目的分析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各年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长爪沙鼠平均密度为2. 81只/hm~2,夜间活动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 90%,平均染蚤率为13. 34%,平均蚤指数为0. 25,共剖检各种宿主动物5 385只,培养各种蚤类611组1 290匹,2010年检出2只染疫长爪沙鼠,其他年份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呼和浩特市存在鼠疫的散发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加强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预警,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2019年05期 v.35 479-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明娜;陈韫琴;刘小玲;秦璇;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18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受访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6. 43±6. 35)岁,大专占47. 71%(104/218),5年以下护龄占42. 20%(92/218),护士占44. 95%(98/218); 85. 32%(186/218)接受过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30. 28%(66/218)表示不了解标准预防知识;标准化总分为46. 53~96. 17(78. 75±7. 49)分,处于较好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比重最高,占34. 86%(76/218),不及格所占比重最低,占5. 50%(12/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培训(OR=34. 39,95%CI=14. 968~79. 075)、职称(OR=0. 22,95%CI=0. 098~0. 558)和护龄(OR=0. 34,95%CI=0. 143~0. 709)是影响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处于一般水平,接受过培训、高职称和高护龄护理人员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应加强专项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意识。
2019年05期 v.35 482-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娣;胡伯胜;周俊;彭应玉;徐静;
目的了解广水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0-2017年广水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7年广水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 275例,其中HIV 155例,AIDS 120例,死亡56例。2000年发现首例病例,从2011年开始HIV/AIDS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96. 7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 57∶1。以农民发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29. 09%;其次为家政及待业,占病例总数的22. 91%;性传播途径为HIV/AIDS的主要传播方式,占病例总数的84. 36%,其中由异性传播HIV/AIDS占病例总数的58. 55%,同性传播占病例总数的25. 82%。初中学历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1. 45%,其次为高中学历,占病例总数的25. 09%。结论广水市属于HIV/AIDS低发病率区,但呈现上升势态,应多部门联动,对重点人群进行检测与监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关怀,有效遏制HIV/AIDS蔓延。
2019年05期 v.35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瑞芳;任瑞勤;林志艳;李莉;刘璐;
目的了解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农村地区制定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平凉市崆峒区17个乡镇1 02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情况、狂犬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知识来源及知识需求,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28. 36%的居民知道一旦感染狂犬病,死亡率为100%。居民对狂犬病的传染途径知晓率较高,正确率达68%以上。92. 63%的居民知道被动物咬伤后需要规范处理伤口,但仅33. 00%的居民了解正确冲洗伤口的方法。居民在狂犬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方面,54. 79%知道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但仅39. 56%掌握接种狂犬疫苗的正确流程。结论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降低狂犬病的发生及狂犬病暴露后的死亡率。
2019年05期 v.35 488-490+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武艳芬;张海红;李卫红;张世勇;
目的对石家庄市鹿泉区2005-201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传染病报告卡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石家庄市鹿泉区2005-2016年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32例,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6~8月,以放牧饲养人员为主。结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贩卖、宰杀等职业有关,加强动物及人间布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强化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是减少人间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措施。
2019年05期 v.35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燕榕;谢汉国;张榕燕;
目的分析华支睾吸虫病病例的临床特征,探讨华支睾吸虫病误诊的原因,提高华支睾吸虫病诊疗水平。方法对15例华支睾吸虫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病例15例,其中聚集性病例5例,其他为散发。病例均为成年人,年龄26~57岁,以公务人员为主(73. 33%);感染地分布为宁化26. 67%,广西53. 33%,广东20. 00%;病例均有食生鱼片史,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均明显升高;院外误诊12例,误诊率80. 00%。结论福建省华支睾吸虫病病例主要散发,临床表现多样化,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食鱼生史有助于此病诊断,确诊需找到病原。
2019年05期 v.35 494-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宗锐;牛璞生;卢国际;
目的分析2015-2016年承德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承德市2015-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6年承德市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例5 552例,发病率为156. 79/10万,3岁以下病例占总数的43. 79%,10岁以上病例占总数的48. 04%,实验室确诊病例占0. 25%。均为病毒性腹泻,无死亡病例,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6~8月和11月~次年1月。结论承德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病例以3岁以下和10岁以上人群为主;各县区病例报告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均衡,应进一步提高承德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报告率和病原学诊断率。
2019年05期 v.35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艳丽;姬晓娟;路建立;杜凌;岳宝茹;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2-2017年碘盐监测结果,为科学补碘、适时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盐碘中位数(mg/kg) 4项评价指标,应用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平顶山市2012-2017年碘盐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TOPSIS法综合评价,得出2012-2017年各年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相对接近程度的排序结果,其中2012年评价指标值最接近最优值。结论应用TOPSIS法评价碘盐监测结果,不但能够评价各年同一评价指标之间的优劣,而且能够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定量、直观地反映各年碘盐监测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2019年05期 v.35 499-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烈英;姜伟;李兴义;郭冬梅;刘昌玲;黎晓霞;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3-2015年成都市双流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情况,提高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对2013-2015年成都市双流区体检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成都市双流区共体检104 527人,不合格74人,不合格率为7. 08/万(74/104 527),2013-2015年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 34,P <0. 05)。食品从业人员检查不合格率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32,P> 0. 05)。检查不合格项目以肠道致病菌和活动性肺结核为主。结论 2013-2015年成都市双流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结果合格率较高,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和动态监测。
2019年05期 v.35 50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彦生;张世燕;梁江晓;郝吉琳;李程;
目的掌握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石家庄市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方案,每年对井陉县布病重点职业人群开展监测,同时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和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在1∶100++以上判定为阳性。结果 2011-2016年共监测771人,阳性82人,阳性率10. 64%,各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 29,P> 0. 05)。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井陉县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多年来呈较高水平,防治工作应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9年05期 v.35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榕钊;李浩然;骆锦辉;钟敬文;李秀梅;
目的寻找并分析太平镇2013-2017年水痘发病情况,并为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太平镇2013-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太平镇2013-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327例,全年均有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68. 82/10万;发病以12月最多(40. 36%);发病人员主要是男性,男女之比接近1. 7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发病职业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学校和托儿所是太平镇水痘流行的主要场所。
2019年05期 v.35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