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磊;王建红;高静;李成林;苏盈莹;
目的通过对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中致病因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弧菌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源性疾病。方法根据GB 4789. 7-2013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霍乱弧菌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均依据《2017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检验;用PCR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对全部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4种弧菌均有检出,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51. 25%(41/80)。41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分属于9个血清群,其中以O1∶K32占比最高;全部菌株种属特异基因tlh阳性、tdh和trh基因均阴性; 4株霍乱弧菌血清型均为非O1非O139血清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Ctx AB阴性。药敏结果显示,4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68. 29%)、头孢唑林(92. 68%)耐药率较高,4株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100. 00%)、头孢他啶(75. 00%)耐药率较高,3株创伤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均对氨苄西林(100. 00%)、头孢唑林(100. 00%)耐药。结论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弧菌污染较严重。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菌,每种弧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情况,应加强对海产品的监控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2019年06期 v.35 51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游旅;韦小瑜;李世军;唐光鹏;朱琳;
目的对7株疑似伦敦沙门菌进行病原学诊断、药物敏感性和PFGE分子分型检测,为贵州省伦敦沙门菌的病原学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贵州省的7株疑似伦敦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传统生化鉴定,对明确为沙门菌的菌株进行诊断血清分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药物最小抑菌浓度,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检测。结果 7株疑似伦敦沙门菌经系统生化鉴定为沙门菌,进一步诊断血清凝集明确为伦敦沙门菌;全部菌株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TR)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AMC)、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头孢吡肟(Cefepime,FEP)、萘啶酸(Nalidixic acid,NAL)、亚胺培南(Imipenem,IPM)敏感,对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磺胺异噁唑(Sulfamethoxazole,SOX)、复方新诺明(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XT)、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和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的耐药率均为85. 7%,多种药物MIC50和MIC90均为所测量范围的上限,85. 7%的菌株存在耐多药的情况,57. 1%的菌株耐药谱AMP+STR+SOX+TCY+CIP+SXT+DOX+GEN+AZM; 7株伦敦沙门菌经XbalⅠ酶切后分成3种PFGE型,5株菌株PFGE带型相似性为100%,其中4株菌株的PFGE带型和耐药谱一致。结论贵州省伦敦沙门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表型与PFGE分型具有相关性,应加强对沙门菌的耐药和分子分型监测。
2019年06期 v.35 517-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硕;赵西和;潘雪峰;
目的了解绵阳市暗娼人群的人群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肝等的感染现状,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于每年的4~7月开展监测,每年监测400人左右。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每人采集5 ml静脉血,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检测艾滋病(HIV)、梅毒和丙肝(HCV)。结果 5年共监测2 068人,绵阳市的暗娼人群主要为21~30岁的女青年,汉族人口所占比重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高(93. 46%);吸毒率较低(2. 76%);1. 55%的暗娼人群承认最近一年被诊断过性病,主要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92. 07%。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59. 86%。HIV抗体阳性率0. 24%,基本趋于平稳,呈现出低流行趋势;梅毒抗体阳性率4. 26%; HCV抗体阳性率0. 15%。结论绵阳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均较高,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坚持用套率、做过HIV检测和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在该人群中采取的干预措施是积极有效的,但是该人群同样存在"知行分离"、检测率不高、性传播疾病防范意识不强等多种危险因素,故进一步加大行为干预和监测至关重要。
2019年06期 v.35 5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邱海岩;于颖慧;沈艳;邵海枫;刘彬;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流动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评价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健康教育模式与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办公室提供的调查问卷,健康教育前后在所有流动人口规模大于500人的用工企业、建筑工地和服务行业体检办证点中随机抽取一处作为调查现场,然后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流动人口,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肝总知晓率从教育前的41. 82%提高到教育后的72. 64%;健康教育后流动人口在15项乙肝知识点中有8项知晓率超过了80%,但在"目前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纹身、修脚、穿耳洞"、"共用剃须刀"和"共用工作或学习用具"等方面知晓率仍略低。结论本次健康促进活动效果显著,以将健康知识积极主动送上"门"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
2019年06期 v.35 526-52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红梅;赵元博;杨旭欣;杨宁海;谢辉;马丽;李积全;田广;王建玲;秦豫民;胡桂英;赵延梅;徐靖;
目的分析2016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在青海省选择6个县开展人间布病调查,着重调查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抗体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血清检测1 430人,感染10人,感染率为0. 70%,患病5人,患病率为0. 35%,确诊新发病例2例,发病率为0. 952/万。感染率和患病率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100. 00%;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占100. 00%;河南县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均为1. 46%; 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分别为1. 20%和0. 72%。结论青海省人间布病疫情仍然活跃,应加强对牧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控能力。
2019年06期 v.35 52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韦志萍;吕榜军;陈柳军;解艳秋;陈华干;
目的分析柳州市个体经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1 000名个体经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持续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个体经商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知晓程度,同时观察其对HIV携带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及近1个月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情况。结果干预后对传播途径知晓率明显提高的有"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被蚊虫叮咬""到消毒不严的地方穿耳、纹身、拔牙""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工作""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进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所有知识点的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显著提高(P <0. 05)。干预后认为艾滋病不可怕,对艾滋病感染者或其亲友持同情、接纳、帮助态度,对艾滋病感染者不会避而远之的比例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 <0. 05)。干预后在最近一次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干预前明显提高(χ2=7. 581,P <0. 05)。结论个体经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不高,不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易对艾滋病产生恐惧感,对HIV携带者或艾滋病病人产生歧视。通过短时间内对他们进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获得较显著的效果,干预措施可行。
2019年06期 v.35 53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媛;张振;路滟;谢旭;廖玉学;熊华威;周琳;谭露荻;杨洪;梅树江;
目的了解2008-2016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8-2016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聚集性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6 935例,年均发病率为325. 9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病例总数的56. 28%;全市10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在光明区(618. 37/10万),最低在大鹏新区(156. 8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9. 87%;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 91%;性别上,男女比为1. 57∶1。523例重症病例中,1~4岁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 91%;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9. 29%;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 71感染为主。共报告聚集性疫情75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 2008-2016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发病。
2019年06期 v.35 536-539+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庄春红;吴小凤;郑迎翔;郑友限;
目的了解近年来泉州地区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3-2016年收集的33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运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耐药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3株沙门氏菌分属B和D群中的5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圣保罗沙门氏菌和阿雷查瓦莱塔沙门氏菌;在18种抗生素敏感测试中,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66. 67%、57. 58%,左氧氟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度均为100. 00%; 33株沙门氏菌的PFGE分型呈现出25个型别,常见沙门氏菌血清型有较好的成簇现象,相同PFGE型且血清型的菌株耐药谱相近。结论泉州地区沙门氏菌血清型以B群为主,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提示作用。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能更好地揭示泉州地区致病性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亲缘性和耐药性关系。
2019年06期 v.35 540-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关炳菊;王情情;王卫军;张倩;
目的了解青海省某贫困县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为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改善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国家级贫困县乐都区3所小学的三~六年级575名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相关信息。结果学生各项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0. 4%~91. 1%,其中饮品的选择最高,为91. 1%,营养早餐的食物组成最低,为20. 4%。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平均(4. 85±2. 14)分,男女生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6 000,P> 0. 05);三~五年级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得分升高,六年级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 1 381,P> 0. 05);汉族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5 953,P> 0. 05);县城小学高于乡镇小学和山区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 3 078,P <0. 05)。结论青海省某贫困县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应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县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2019年06期 v.35 54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海蓉;张艳霞;彭时辉;许波;廖征;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7年百日咳流行特点及近年流行规律,探讨百日咳发病控制策略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7年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2017年共报告百日咳病例75例; 10个县区有病例发生,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学生、幼托儿童。全年均有发病,8~9月报告较多;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百日咳监测,做好百日咳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在百日咳疫情传播中的作用,对百日咳发病高风险人群采取宣教、疫苗接种等措施,降低发病率。
2019年06期 v.35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洪舒萍;陈锦钟;钟凌;陈莉;
目的了解漳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找出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样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检测17类食品764份,检出致病菌142株,致病菌检出率18. 59%,其中以乳及乳制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78. 95%),其次分别为婴幼儿食品(44. 59%)、桶装饮用水(36. 51%)、寿司(30. 00%),外卖配送餐、肉与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饮料、学生餐等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36. 51%),其次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25. 58%)、副溶血性弧菌(7. 17%)和阪崎肠杆菌(7. 14%)。结论漳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019年06期 v.35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孙玉洁;卢耀勤;郑玉建;芮宝玲;
目的分析掌握乌鲁木齐市7个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并针对结果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下发的基层医疗机构及其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调查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乌鲁木齐市7个区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较低,个别区在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上有待提高;同时区域差距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结论仍需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的投入,平衡各区发展,加强人员培养,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水平。
2019年06期 v.35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麻占军;李景中;扎西;
目的分析西藏动物鼠疫和人间鼠疫的流行形势,为今后鼠疫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方法收集西藏1966-2017年鼠疫流行资料,统计鼠疫疫情数据。结果 1966-2017年52年间,西藏动物鼠疫持续活跃,疫源地面积不断增大,达80余万平方公里;从各类染疫动物体内分离鼠疫菌867株,其中拉萨市检菌数最多,为272株,占菌株总数的31. 37%;全区共发生人间鼠疫22起,发病120例,死亡75例,集中发生在1966-2010年的45年时间里,2011年之后未发生人间鼠疫。结论西藏鼠疫总体形势较为严峻。虽然人间鼠疫呈下降趋势,但持续活跃的动物鼠疫和一些新情况导致发生人间鼠疫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尤其需加大重点城市和未判定疫源地区域的鼠疫防控力度,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和蔓延。
2019年06期 v.35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佳京;王浩;李洋;左玉婷;罗华堂;徐明星;
目的分析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血吸虫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逐年比较流行村、人畜感染情况和钉螺情况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现有6个流行村,2008年三类流行村2个、四类流行村4个,2017年6个流行村全部为五类流行村;耕牛感染率从0. 64%降为0. 00%,已成为无耕牛区,人群感染率从0. 36%降为0. 00%,人畜感染基本得到控制; 2017年实有钉螺面积下降为2008年的13. 15%。结论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基本控制,仍需保持血吸虫病防治,建立监测预警体系,防止疫情反弹。
2019年06期 v.35 559-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林;张静;黄云飞;姚艳玲;黄小溪;买提娜什·那吾塔依;张晨;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模型中香烟烟雾对雄性大鼠血清及睾丸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Haber理论建立大鼠被动吸烟模型,观察其体重变化、睾丸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其血清及睾丸组织匀浆中NO含量和i NOS活性。结果对照组大鼠体重随时间的增加呈匀速增长状态(P <0. 05),实验组大鼠体重随染毒时间、剂量不断增加呈现缓慢增长状态,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变化尤其明显(F=30. 24,P <0. 05);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病理病变,其血清和睾丸组织中NO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比值(P <0. 05),且i NOS活性均有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13,P <0. 05)。结论香烟烟雾对雄性大鼠血清及睾丸组织匀浆中NO含量和i NOS的活性均有影响,使其NO含量增加、i NOS活性发生改变,是大鼠睾丸组织出现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
2019年06期 v.35 562-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张维;敬海明;余儒洋;高文晖;赵立文;林长缨;
目的探讨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列举分析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过程。结果实验大鼠准备、血样采集、分析仪器、试剂的每个环节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分析前、分析中的影响因素,确保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
2019年06期 v.35 567-568+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星;王慧;卓书洪;
目的建立丙泊酚注射液异常毒性检查限值及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来源的小鼠进行丙泊酚注射液半数致死量(LD50)的研究,以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检查方法均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结果有两种不同来源小鼠求得的丙泊酚注射液的LD50分别为45. 670 mg/kg和48. 110 mg/kg,确定30 mg/kg作为限值进行异常毒性检查,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本研究测定了丙泊酚注射液异常毒性的限值并建立了相关检查方法。
2019年06期 v.35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耿磊;孙汝春;刘晴;郝士卿;冯隽;王军帅;冯畅;刘慈;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联合检测在梅毒初筛中的应用。方法将280例TPPA(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检测阳性的梅毒病例作为病例组,295例TPPA法检测阴性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分别用TP-ELISA法和TRUST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然后将两种方法检出的初筛阳性的血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验证。结果在280份经TPPA法验证的阳性标本中,TRUST法检出263份阳性,假阳性19份,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 14%和93. 56%; TP-ELISA法检出272份阳性,假阳性9份,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 93%和96. 95%; TRUST法与TP-ELISA法两法联合检出277份阳性,假阳性3份,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 86%和98. 98%。结论此次试验是将TPPA法作为确诊检测方法,通过TP-ELISA法、TRUST法与该方法进行比较,得到特异性和敏感性。多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避免漏诊和误诊,提高阳性率,利于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2019年06期 v.35 572-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梅;吕思颖;熊雄;龙丽文;郑明辉;刘晖;王灵军;
目的对冈田绕眼果蝇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获得非抗性冈田绕眼果蝇品系对菊酯类杀虫剂毒力数据。方法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两种常见菊酯杀虫剂,采用药膜法对实验室饲养未接触任何杀虫剂、羽化3~5 d未交尾的冈田绕眼果蝇雌蝇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获得冈田绕眼果蝇对两种杀虫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对应半数致死浓度,高效氯氰菊酯LC50为0. 166 mg/L,溴氰菊酯LC50为0. 229 mg/L。结论高效氯氰菊酯比溴氰菊酯对冈田绕眼果蝇成蝇毒力更强。
2019年06期 v.35 575-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倩;胡平航;赵文荣;严威敏;
目的优化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新复苏的犬肾细胞(MDCK)上的培养条件,提高该病毒在新复苏细胞上培养的分离效果。方法选取6例复核鉴定过的甲型H3N2病毒株,以吸附法分别接种于新复苏的MDCK细胞上培养,检测收获病毒液HA滴度,通过比较不同的细胞胞龄、细胞代次、病毒接种吸附时间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易感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不同胞龄MDCK细胞接种H3N2病毒后,胞龄为3 d、4 d的细胞所收获的病毒液HA滴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279,P=0. 027);对复苏后第2代、第3代、第4代细胞进行接种后,H3N2病毒HA均明显高于第一代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 765,P=0. 008);病毒接种吸附时间(1~2 h)对甲型H3N2病毒HA滴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 743,P=0. 178)。结论甲型H3N2病毒接种于新复苏MDCK细胞最佳培养条件为:选用复苏后传代培养至第二代及以后、胞龄3~4 d的MDCK细胞进行接种,接种吸附时间1~2 h之内,可获得HA滴度较高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液。
2019年06期 v.35 578-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汝春;刘晴;耿磊;冯隽;赵婧;冯畅;刘慈;王军帅;
目的了解辛集市性病门诊就诊者对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探讨影响其知晓情况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工作提供线索和相关数据。方法采用连续采样方法,2017年1~6月在辛集市4个市直医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性病就诊者300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 0进行统计。结果年龄以20~49岁组为主,占72. 0%;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80. 0%。实施《方案》前梅毒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62. 0%;梅毒预防知识的获得途径以通过网络获得为主,占30. 3%,门诊和大众媒体(电视、杂志、报纸)也是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重要途径,占33. 7%。性病就诊者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对梅毒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均有影响。结论辛集市性病就诊者对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通过网络、电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页、小册子等加强梅毒知识的宣传,针对高危人群,通过聘请专家讲解相关知识及集中放映宣传片等开展性病知识宣传干预活动,以达到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提高治愈率。
2019年06期 v.35 58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熙;李文毅;朱晶颖;张旭辉;张琦;周伟杰;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和小学生呼吸系统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152名小学生在霾日和非霾日进行肺功能测定,79名小学生在夏冬两季进行唾液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的测定。结果小学生霾日的用力肺活量(FVC)(t=17. 916,P <0. 05)及1秒用力呼气量(FEV 1. 0)(t=11. 558,P <0. 05)均较非霾日显著下降;女生在呼气峰值流速(PEF)(t=3. 643,P <0. 05)及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量(V25)(t=3. 103,P <0. 05)指标上,霾日测量值亦显著低于非霾日测量值;小学生冬季唾液中溶菌酶含量较夏季显著下降(t=6. 575,P <0. 05);唾液中s Ig A含量在夏冬两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夏季,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较位于城中心的小学生高。结论空气污染可能对小学生呼吸系统有影响。
2019年06期 v.35 585-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丽芬;胡海梅;钱发宝;罗琼梅;吴学林;袁嘉忆;
目的分析楚雄州2014-201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楚雄州2014-2017年布鲁氏菌病报告数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州2014-2017年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4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 39/10万,除双柏县外,其余9县市均有病例报告,牟定县为高发县,占全州报告病例总数的46. 5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6~11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6. 74%;男女比为2. 85∶1;病例以农民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8. 37%;接触羊感染发病占90. 70%;临床症状以发热、肌肉关节痛和乏力为主。结论楚雄州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呈扩大趋势,饲养放牧羊为主要的危险暴露因素,应加大动物间疫情检疫监督执法力度,加强人间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蔓延。
2019年06期 v.35 58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艳红;初艳慧;刘潇潇;孔庆征;
目的通过对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学校基本情况和患儿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的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时间为2017年3月14~24日,历时11 d,共报告疑似病例84例,罹患率12. 48%,病例集中于三年级和四年级。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2份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12份,阳性率54. 55%; 29份密接粪便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6份,阳性率20. 69%。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传播途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校内日常消毒措施不到位和隐形传染源未能有效隔离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2019年06期 v.35 591-59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德东;钟嶷;周金华;黄仁德;毕华;黎晓彤;孙丽丽;李琴;李泽荣;
目的对2013-2018年广州市4类水源水中的耐热大肠菌群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度、不同年份水源水中耐热大肠菌群的变化规律,为水厂调整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软件对2013-2018年广州市市市政水厂和自建水厂水源水中的耐热大肠菌群数据进行整理,使用SPSS 20. 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XJ、BJ、DJ和LXH 4个水域的耐热大肠菌群平均值分别为1. 2×104、1. 5×104、1. 75×104和1. 75×105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 33,P <0. 01),且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1×104个/L的水质标准。XJ耐热大肠菌群值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χ2=51. 159,P <0. 01)。XJ、BJ、DJ和LXH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40. 6%、29. 2%、25. 0%和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 959,P <0. 01),XJ第二、三季度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低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P <0. 01)。各水源水各年份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 202,P> 0. 05)。结论 LXH与其余江水相比较,受粪便污染程度相对较重,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XJ丰水期的耐热大肠菌群检出最高,夏秋季应重点加强水源防护,水厂应根据季节不同及时调整水消毒工艺。
2019年06期 v.35 594-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