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某部队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发病分析及其疫苗接种效果

    高东旗;李亚品;李宏;崔淑华;杨会锁;

    目的了解某部队2011-2017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发病情况,及疫苗接种前后3年该部队3种传染病的发病差异,为部队科学制定相关免疫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全军疫情直报系统"和"军区医疗日报系统"上报的传染病资料对某部队2011-2017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情进行分析,并比较疫苗接种前后该部队这3种传染病的发病差异。结果 2011-2017年某部队共报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例665例,其中麻疹237例、流行性腮腺炎326例、风疹102例,病例以≤30岁为主,占81. 80%;士兵是发病数最多的,占发病总数的55. 04%(366/665),其次是学员,占25. 56%(170/665),再次是现役干部,占18. 20%(121/665),三者合计657例,占发病总数的98. 80%;麻疹和风疹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在4月和5月。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后,该部队这3种传染病的发病数均少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 86、15. 80、20. 65,P <0. 01),风疹和麻疹的发病数迅速下降,2017年发病数降为1例,腮腺炎在接种疫苗后发病数虽有所下降,但最低年发病数为22例。结论某部队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但流行性腮腺炎仍需进一步加强防控。

    2019年12期 v.35 1123-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商洛市2012-2015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齐延亮;张芳芳;戴侃记;任占良;张建霞;段勇波;

    目的了解商洛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情况及趋势分析。方法收集商洛市2012-2015年流感监测平台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 2 150例,运用Real-time PCR进行流感分型,用Excel、SPSS 22. 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商洛市2012-2015年流感阳性率分别为28. 57%(38/133)、1. 35%(8/593)、10. 01%(68/679)、5. 37%(40/745);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2012年、2015年流感以B型为主,构成比分别为71. 05%、80. 00%,2013年流感以新甲型H1为主,构成比为87. 50%,2014年流感亚型以H3为主,构成比为52. 94%;不同年龄组比较发现,0~24岁学生中以B型为主,25~59岁青壮年以H3为主,15~24岁学生流感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2. 42%;性别不同,男女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108,P <0. 01),H3亚型男女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763,P <0. 01)。结论商洛市2012-2015年流感高发于春冬季,ILI%趋势呈现小幅上升。各年流行株并不相同。流感样病例核酸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应继续加强流感监测。

    2019年12期 v.35 1127-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14-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分析

    王梅;信振江;谢俊卿;刘晓君;王琳;白俊梅;武宇晨;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及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10及SPSS 19. 0汇总、分析2014-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督导数据及历年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得出漏报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2. 20%、2. 33%、0. 49%、1. 70%;报告及时率分别为99. 93%、99. 90%、99. 94%、99. 90%;完整率分别为98. 65%、 99. 61%、 97. 45%、 98. 22%;准确率分别为99. 83%、99. 92%、99. 85%、99. 87%;一致率分别为90. 39%、75. 84%、82. 06%、87. 72%。结论 2014-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均较高,一致率有待提高。建议继续严抓漏报及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以保证全区法定传染病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为疾病监测、疫情发现及控制做好保障。

    2019年12期 v.35 1131-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西安市高陵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直报系统数据报告质量调查

    魏争;朱永海;张辉;杨君丽;熊泾流;

    目的分析2016-2017年西安市高陵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直报系统数据报告质量,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方法通过比较西安市高陵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资料,对学校症状监测系统报告的各种症状和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因症状缺勤病例1 424例:含传染病9种54例,非传染病7种1 370例。报告居前4位的症状(群)依次为发热伴其他、呼吸道症候群、其他和消化道症候群;居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他、普通感冒和胃肠道疾病。非传染病中呼吸道疾病与呼吸道感染症候群,胃肠道疾病与消化道感染症候群病例构成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2. 59、13. 82,P <0. 01)。经现场调查和系统比对,该监测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率为33. 33%(18/54),水痘占漏报传染病的69. 44%(25/36);其数据信息报告率、登记完整率、报告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依次为52. 01%(207/398)、74. 88%(155/207)、64. 25%(133/207)和85. 51%(177/207)。结论西安市高陵区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能够为预防相关疾病疫情的暴发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但因数据报告质量不够理想,现阶段应将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配合使用,以使学校传染病防控效果达到最佳。

    2019年12期 v.35 1135-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某部2010-201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宫占威;卢娟;甘军;冯晓妍;皇甫超济;

    目的统计分析某部2010-2017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军队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某部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 226例,总体发病情况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病毒性肝炎仍高居每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的首位;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9. 14%,乙型肝炎占54. 24%,丙型肝炎占29. 28%,戊型肝炎占2. 85%,未分型肝炎占4. 48%;全年均有发病,2月报告发病最低,5月最高;男性多于女性,甲型肝炎、未分型肝炎病例数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年轻人,乙型肝炎发病以45岁以下年龄组为多,丙型肝炎发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年轻人和55岁以上中老年人。结论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仍是严重危害部队官兵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应予以高度重视,需采取综合措施,以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

    2019年12期 v.35 1139-1141+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市售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杨国兴;靳增军;丁国涛;邓健;张炎;李伟昊;

    目的了解市售酸奶中乳酸菌对常见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及多重耐药情况。方法从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乳酸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45份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91株乳酸菌,其中43株嗜热链球菌、3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5株植物乳杆菌、7株嗜酸乳杆菌。91株乳酸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70. 33%(64/91)表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市售酸奶中乳酸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加强对酸奶产品乳酸菌耐药性的监测和安全性评价已势在必行。

    2019年12期 v.35 1142-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种型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陈宝宝;吕文;孙养信;聂守民;安翠红;姜海;田国忠;

    目的对陕西省2018年分离的疑似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形态学鉴定、BCSP31、AMOS、16SrDNA-PCR及生化鉴定方法,对2018年全省收集的30株疑似布鲁氏菌进行鉴定。结果BCSP31-PCR检测结果中,1、33号菌株为阴性,12、19、20、23、29、30、31号菌株疑似,其余均为阳性;AMOS-PCR扩增结果显示,BCSP31-PCR阴性及疑似的菌株均为阴性,其余均出现731 bp左右的目的条带,确定为羊种菌; 16SrDNA-PCR结果与AMOS-PCR一致,AMOS-PCR中未出现条带的9株菌均显示为其他菌,其余菌株与布鲁氏菌的同源性99%;生化鉴定确定4号为羊1型,3、11、32号为羊种变异株,其余均为羊3型。结论 2018年分离获得的30株菌经鉴定有9株排除是布鲁氏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遇到疑似菌株时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以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2019年12期 v.35 1146-1149+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芪多糖联合洛铂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分子机制

    张明明;高伟;崔佳;于悦卿;李新新;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分析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联合洛铂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分子机制,为胃癌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取处于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应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检测洛铂单独应用或与黄芪多糖联合作用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以黄芪多糖作用于SGC7901细胞72 h后,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real-time 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 IAP)、生存素(Surviv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洛铂组及洛铂联合黄芪多糖组的SGC7901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活性低于洛铂组(P <0. 05)。黄芪多糖作用后SGC7901细胞中PCNA、MDR1、x IAP、Survivin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而LRP的基因和蛋白在黄芪多糖作用前后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黄芪多糖能提高胃癌细胞对洛铂的敏感性,其机制与黄芪多糖能调控胃癌细胞中的PCNA、MDR1、x IAP、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2019年12期 v.35 1150-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保东;张昭;李永清;杨京楠;

    目的了解绵阳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绵阳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绵阳市42家医疗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市传染病报告率为95. 18%,漏报率为4. 82%,及时报告率、准确率、完整率、一致率分别为96. 84%、91. 95%、97. 41%、91. 67%,培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2,P <0. 05),OR=0. 04,显示为保护作用。结论绵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较低,报告质量较差。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培训、督导和自查等,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2019年12期 v.35 115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鼠疫菌弱毒株及其噬菌体耐受株的鉴定比较研究

    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金星;祁芝珍;张青雯;

    目的应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比较鼠疫菌弱毒株(614F株)及其耐受菌株(R-2-12、R-2-51和R-2-56)生化、营养等表型特征。方法参照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标准规程A,使用Retro Spect’ 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Gen III鉴定板检测显示,鼠疫菌614F株及其耐受菌株(R-2-56)不能发酵麦芽糖、密二糖、鼠李糖; 614F株L-脯氨酸反应阳性,而614F株耐受中间代R-2-12、R-2-51株和耐受株R-2-56 L-脯氨酸反应阴性; 614F株氨曲南反应阴性,而614F株耐受中间代R-2-12、R-2-51株和耐受株R-2-56氨曲南反应阳性。结论 614F株与其耐受菌株(R-2-12、R-2-51、R-2-56)比较生化表型无改变,但营养特征(脯氨酸)反应和抗生素(氨曲南)反应有差别。提示鼠疫菌弱毒菌614F株耐受株在耐受过程中营养需求和抗生素的抗性发生改变。

    2019年12期 v.35 1158-1162+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PM2.5暴露对卵清蛋白诱导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振涛;解静芳;高少龙;任浦慧;王淑楠;

    目的研究PM2. 5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小鼠肺组织氧化损伤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阐明PM2. 5暴露加重哮喘的致病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 5染毒组、OVA哮喘组和PM2. 5染毒哮喘组,进行气管滴注染毒。检测小鼠肺氧化损伤及炎症相关指标。结果 IL-4和TGF-β1只有在哮喘组中显著增加,IL-5、IL-8、IFN-γ的表达在PM2. 5染毒组和PM2. 5染毒哮喘组均出现显著变化; 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PM2. 5染毒哮喘组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MUC5AC黏液分泌显著增加,提示PM2. 5染毒对小鼠哮喘的作用更严重。结论 PM2. 5染毒加重了哮喘致敏小鼠的哮喘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和IL-4表达上调,肺组织MUC5AC和IL-5、IL-8、TGF-β1、IFN-γ的表达改变来实现。

    2019年12期 v.35 1163-1167+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布加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肝脾肾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1的表达

    高兵;李晨;刘沛;

    目的建立急性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小鼠模型,并初步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在小鼠模型肝脾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部分结扎肝上段下腔静脉法建立小鼠急性BCS模型,观察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血清指标及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脾肾组织中PAR-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差、活动少、毛发发黄、腹水等症状;解剖后肝脏、脾脏、肾脏可见体积增大、色暗红的淤血表现。建模2周后,实验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IBL)及直接胆红素(DBIL)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484、6. 258、7. 634、6. 874,P=0. 000、0. 000、0. 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2周后血清肌酐(CR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63,P=0. 012),血清尿素氮(BUN)水平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13,P=0. 209);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224、0. 758、1. 210,P=0. 826、0. 460、0. 245)。建模2周后,实验组小鼠镜下示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肝索排列紊乱,部分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出现斑片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脾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脾脏白髓和红髓界限不清;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静脉扩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R-1主要在肝脏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肾脏组织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而在脾脏组织中呈弱表达,偶见于巨噬细胞;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PAR-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_(蛋白)=0. 003,P_(mRNA)=0. 000),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脏:P_(蛋白)=0. 617,P_(mRNA)=0. 194;肾脏:P_(蛋白)=0. 260,P_(mRNA)=0. 496)。结论通过部分结扎肝上段下腔静脉法模拟急性BCS模型是可行、有效的,PAR-1很可能参与了BCS腹腔脏器淤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特别是在淤血性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12期 v.35 1168-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产97%吡唑醚菌酯的急性毒性研究

    易平;刘嵚崎;程文华;葛朝;郏自明;

    目的通过农药六项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国产97%吡唑醚菌酯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观察动物死亡情况,计算国产97%吡唑醚菌酯急性经口LD_(50);采用限量法进行急性经皮吸收和呼吸道吸入试验,观察死亡情况,计算其急性经皮LD_(50)与吸入LC_(50);通过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眼刺激性试验,考察其皮肤刺激性及眼刺激性;通过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观察是否有致敏性。结果国产97%吡唑醚菌酯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_(50)均为681 mg/kg;急性经皮LD_(50)均大于2 000 mg/kg;急性吸入LC_(50)均大于5 000 mg/m~3;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为轻刺激性;不冲洗条件下对家兔急性眼刺激为重度刺激性,冲洗条件下为无刺激性;对豚鼠致敏率为5%,属弱致敏类。结论国产97%吡唑醚菌酯属于低毒,皮肤轻刺激性,冲洗条件下无眼刺激性,属弱致敏类的农药。

    2019年12期 v.35 1173-1175+1179+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2009-2017年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分析

    王瑾;杨君胜;吉秀亮;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为供水系统健康运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2009-2017年检测的农村供水水质数据,对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9-2017年青海省检测农村供水水样合计24 643份,总硬度均值(258±123) mg/L,合格率为97. 13%,溶解性总固体均值(445±289) mg/L,合格率为98. 73%。2009-2017年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变化比较缓和。不同水源类型和市(州)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17年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基本稳定。

    2019年12期 v.35 1176-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婉婷;付佳;路英;姜安琪儿;

    目的调查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外科护士防治艾滋病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30名外科护士中,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18分为541名,总知晓率为85. 9%。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3. 2%(524/630)、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96. 5%(608/630)、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为77. 5%(488/630)。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接受过相关培训次数、针刺伤发生次数的外科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 098、37. 872、9. 067、9. 503、15. 876、22. 049、16. 585,P <0. 05),年龄越大(χ~2=26. 044,P <0. 01)、学历越高(χ~2=33. 826,P <0. 01)、职称越高(χ~2=9. 003,P <0. 05)、职务越高(χ~2=8. 889,P <0. 01)、工作年限越长(χ~2=15. 795,P <0. 01)、接受过相关培训次数越多(χ~2=21. 140,P <0. 01)、针刺伤发生次数越多(χ~2=16. 278,P <0. 01)的外科护士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越高;年龄越大(OR=1. 812)、学历越高(OR=2. 008)、职称越高(OR=1. 516)、职务越高(OR=1. 228)、工作年限越长(OR=1. 121)、接受过相关培训次数越多(OR=2. 102)、发生职业暴露次数越多(OR=1. 948)等是影响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高的因素(P <0. 05)。结论外科护士对艾滋病基本知识、防护知识等知晓程度较低。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外科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

    2019年12期 v.35 1180-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市2013年与2016年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对比分析

    王丽;梁震宇;赵学刚;张弘;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石家庄市2013年与2016年主城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两年的视力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年对21 543名中小学生进行监测,视力不良标化检出率为55. 06%; 2016年对19 895名中小学生进行监测,视力不良标化检出率为50. 94%,2016年比2013年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 31,P <0. 01)。2013年和2016年女生的视力不良标化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8. 09,P <0. 01;χ~2=201. 92,P <0. 01)。从2013年和2016年各学段视力不良构成比来看,学生视力的严重程度有随学段升高而上升的趋势。结论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有所改善,但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形势仍然严峻。

    2019年12期 v.35 1185-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某地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及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相关评价

    周菊平;施晴;沈红宇;朱卫南;朱金华;

    目的了解苏州市吴江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及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相关评价情况,进一步推进预防接种安全工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苏州市吴江区21家预防接种门诊的117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相关评价结果。结果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相关项目认可度均超过了90%,对预防接种安全工程中各平台的实用性评价普遍较好,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年限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的总体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及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相关评价情况较好,但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的个性化应用等方面尚有改进空间,建议完善相应功能,推动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做到疫苗全程追溯,保证疫苗安全。

    2019年12期 v.35 1189-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一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调查分析

    王志伟;马晓薇;谢朝军;甄若楠;彭志丽;李泳光;

    目的对广州市一起疑似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证实该病例为输入性基孔肯雅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由疫源地搭飞机来广州,在疫源地曾经被蚊虫叮咬,入境时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采集静脉血经实验室检测为基孔肯雅病毒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当地政府加强对疫点的消杀、风险评估,同时充分发挥与海关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入境筛查、信息通报、病例转运,以及对前往疫区的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2019年12期 v.35 1192-1193+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手术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王淼;王琦;王敬;张莲蕊;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院收治的208例HBsAg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9. 8%,属于较低水平,各知识点知晓率为26. 4%~39. 9%;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平均月收入的HBsAg阳性病人对慢性乙肝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 348、5. 348、8. 114,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个人月收入高、居住在城市是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属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尤其是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居住在农村的病人。

    2019年12期 v.35 1194-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张家港市近10年一犬咬伤多人事件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邵海枫;陈海明;包德锋;邱海岩;徐玲;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近10年一犬咬伤多人事件,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张家港市近10年一犬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近10年共发生15起一犬咬伤多人事件,狂犬病暴露122人;事件多发生于乡镇和农村地区,春夏季高发;男女暴露比例为0. 9∶1,暴露年龄以45岁及以上最多,占暴露总数的54. 92%,18岁以下最少,占暴露总数的11. 58%;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暴露级别以Ⅲ级暴露为主;暴露者均在暴露后及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理、消毒及接种人狂犬病疫苗,其中78名Ⅲ级暴露者中有71名(91. 03%)接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暴露者随访6个月,未发生狂犬病病例;事件中伤人犬均为中小型无主犬只,均被公安机关或群众捕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结论张家港市近10年来一犬咬伤事件反复出现,给社会带来较大危害。加强狂犬病防制知识宣传、犬只管理、规范暴露者暴露后伤口处置和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减少危害的重要措施。

    2019年12期 v.35 1198-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江苏省江阴市一起疑似痘苗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调查

    顾敏华;姚建香;颜雅娟;汤玲;

    目的分析痘苗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可能传染原因,为今后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报告4例确诊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62. 5%。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或伴有疱疹,疱疹部位为手部。病例均为男性,痘苗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80%。5例病例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暴露于加工液氮冷冻粉碎兔皮的加工环境中,兔皮为注射过牛痘疫苗5天后宰杀的兔皮。结论本次疫情为暴露于粉碎接种牛痘疫苗5天后宰杀的兔皮的环境中所致,气溶胶吸入导致痘苗病毒感染,未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提示需多部门联合加强宣教和培训,增强企业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共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降低传染病传播和扩散的可能。

    2019年12期 v.35 1201-1204+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王德东;王大虎;江思力;李晓宁;鲁影;汪慧;

    目的掌握广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集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广州市伤寒和副伤寒共报告发病126例,发病率0. 8 97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结论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常年散发,以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2019年12期 v.35 1205-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卫生监督与管理

  •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对关键控制点采取措施后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结果评析

    贾佃青;刘锐;张卫国;刘振业;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状况,为制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对张家口市崇礼4家滑雪场所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张家口市崇礼不同滑雪场所、不同类别场所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类别场所监测项次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4家滑雪场所的游泳场馆、宾馆、沐浴场所、电影院、健身房、KTV空气卫生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 03,P <0. 05)。结论应继续加强关键控制点研究,确保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公共卫生安全。

    2019年12期 v.35 1207-1208+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疾病控制与临床

  • 2014-2017年江苏省江阴市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及报告周末效应分析

    束方燕;储黎娟;钱程;周菊静;

    目的探讨人类周期性活动对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规律的影响,为预防控制和预警手足口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江阴市医疗机构2014-2017年手足口病日报告病例数据,对数据进行定义处理后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江阴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依次为299. 17/10万、163. 36/10万、317. 12/10万和189. 99/10万,年均发病率为242. 41/10万;每年4~7月为发病主流行峰,10~12月为发病次流行峰。按报告地区统计,2014-2017年江阴市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991例、1 918例、4 121例和2 318例;年报病高峰集中在4~6月;周末报告数低于周五和周一,且周五的报告数低于周一。结论 2014-2017年江阴市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人类周期性活动给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019年12期 v.35 1209-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7年某院肛周脓肿病人脓液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分析

    李凤;王志环;刘秀玮;崔冰漪;李春耕;

    目的了解肛周脓肿相关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拟行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病人276例,收集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276份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2株(占81. 40%);革兰阳性菌43株(占15. 09%);真菌10株(占3. 51%)。285株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116株(占40. 70%),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60株(占21. 05%)。革兰阴性菌的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是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是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及哌拉西林;革兰阳性菌的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及青霉素。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率为18. 60%。结论肛周脓肿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的占比很高,临床应根据药敏分析结果合理用药。

    2019年12期 v.35 1212-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2008-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及预警情况分析

    陈静;祁业敏;孙红轩;杨永胜;王琳琳;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8-2017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及预警情况,为更好地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将猩红热个案报告卡导出,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将预警信号发送、预警信号初步核实情况进行处理,并全部导出预警信号响应情况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沧州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 827例,无死亡。10年间平均发病率2. 52/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2009年的0. 94/10万,最高的是2011年的4. 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 589 003. 45,P <0. 01)。发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3~6岁儿童发病1 26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9. 07%。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21,P <0. 01)。疫情呈高度散发状态,无暴发疫情。发病高峰出现在5~6月和11~12月。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最低的为南大港区0. 24/10万,最高的为任丘市7. 5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 123,P <0. 01)。预警信息发出231条,初步判断230条,响应率99. 57%,响应时间中位数2. 83(P_(25)=0. 83,P_(75)=24. 86),未初步判断1条,未响应率0. 43%。24h内及时处理信息170条,及时响应率73. 59%。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等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疫情的主动搜索,提高传染病预警信息响应率,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将人员、经济的损失降到最小。

    2019年12期 v.35 1216-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苏州市2016年疟原虫镜检技能分析

    汤觉萍;吴秀珍;周靖;

    目的分析2016年苏州市疟疾镜检技术竞赛成绩,了解全市疟疾防治人员疟原虫诊断能力。方法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疟原虫厚、薄血片制作(50分)和镜检读片(50分)考核,依据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单位性质等对参赛选手疟原虫检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赛选手的总平均成绩82. 13分,最高分96. 4分、最低分63. 6分;制片部分平均得分41. 78分,最高分46. 7分、最低分33. 6分;镜检读片部分平均得分35. 33分,最高分50分、最低分20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单位性质的参赛选手的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赛选手整体成绩良好,但是疟原虫镜检读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9年12期 v.35 1219-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检验技术

  • 3种方法在涂阴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柳晓金;高艳军;张珣;陈奇;郑浩;郑立恒;

    目的分析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技术(Xpert MTB/RIF)、BACTEC 960培养和药敏及夹层杯技术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验组为确诊的889例涂阴肺结核病人,对照组为50例肺部其它感染病人,留取痰液标本分别用Xpert MTB/RIF、BACTEC 960培养和药敏及夹层杯法进行检测,分析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前两种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效能。结果痰液Xpert MTB/RIF、BACTEC 960培养及夹层杯技术对涂阴肺结核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0. 35%、20. 40%、10. 61%,特异性分别为97. 92%、100. 00%、100. 00%,Xpert MTB/RIF较BACTEC 960培养和夹层杯法敏感性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种方法之间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7)。与传统利福平药敏试验比较,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为91. 67%,特异性为99. 21%。结论痰液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的特点,对菌阴肺结核早期诊断及判定利福平耐药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实验室大力推广。

    2019年12期 v.35 12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